多数受教学校认同支教行动但也有顾虑
而另一方面,虽然95%的受教学校认同大学生短期支教,并表示支教有效果,但调查表明,大学生短期支教也给受教学校增加了不少负担,增添了不少顾虑。第一,受教学校需要花精力和时间为大学生支教提供条件;第二,受教学校对于支教后期有不少的顾虑,95%的受教学校担心支教后新学期校方教学困难,85%的受教学校担心支教后新学期受教学生上课会不专心,95%的受教学校担心支教后新学期未受教学生会跟不上正常课程或有心理负担,这些都给学校接下去的教学造成压力;第三,在支教期间,100%的学校担心受教学生的安全问题。
虽然有68%的受教学生在支教后认为学到了知识,并且有95%的受教学生表示喜欢大学生教学,但是短期支教对于受教学校的学生来说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60%的受教学生在接触到大学生教学后感觉到自己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78%的受教学生认为平时学校上课相比支教期间上课很没意思;由于支教期间所学内容与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重复,有48%的受教学生有下学期上课不用认真听讲的想法;有85%的受教学生对所教内容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短期支教所教内容。
对城里去的支教大学生,很多当地校长心里都犯嘀咕:有的支教“小老师”好心地想让孩子们接受素质教育,于是在上课时组织做游戏;有人索性扔掉课本,即兴发挥;也有人上课讲到兴头上,带着学生走出教室……“结果,大学生们走了,我们学生的心也散了,上课时会要求老师带着出去走走看看。”
还有的大学生在上课时,给孩子发奖品;有的带去电脑,用上了多媒体手段……这些教学条件和能力,支教者有,当地学校和老师没有。“他们一走,当课堂恢复到老样子,孩子们心理落差很大。”
农村的孩子伤不起,大学生短期支教应找到科学模式
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董亚宁没有停留在调研阶段上,而是考虑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事实上,他所发起的“千里草助学计划”就一直在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短期支教模式。
“传统的短期支教选择地点往往是离家乡很远的贫困地区或是学校附近,而千里草助学计划模式选择了在回乡支教的理念下开展大学生短期支教。回乡支教就是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甚至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支教活动。”董亚宁自己这几年都是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短期支教。“大学生支教的经费往往有限,而寒暑假回家的同时可以开展支教项目,一举两得;而且回乡支教的大学生都是当地人,可以用家乡话与孩子们沟通,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种亲切感,很容易与孩子们交流,也容易得到家乡乡亲们和教师们的认可。”
而针对短期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培训和管理困难的问题,千里草助学计划模式运用了“太阳币计划”管理和培训大学生志愿者,设置各种任务,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任务后,将获得相应的“太阳币”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后方可申请参加短期支教或申请组队开展短期支教。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过滤”掉那些凭一时冲动加入的人——“农村的孩子伤不起,很多城市大学生不明白这一点,有些人还真是不去为好。”
董亚宁的团队还通过大量调研并请教专家,根据山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特点,编写了一套《微笑成才五部曲》教材,分为自我认知、道德养成、智力培养、人生导引和探索实践五个板块,而且课时也符合短期支教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支教大学生还会把教材、教案以及教学理念留给学校的老师,并聘请骨干教师担任项目点负责人继续推广《微笑成才五部曲》,“原本作为服务对象的老师,将转换成提供服务者,将‘支教’继续延续下去。”
2010年8月,董亚宁带队首次在陇南灾区土蒿小学、苇子沟小学、宋坪学校及南康学校开展《微笑成才五部曲》项目,又于2011年2月在甘肃会宁八里中庄小学、土门乡中心小学及八里陈去小学3所学校开展,项目期间邀请当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老师、家长及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不论项目前期筹备、实施过程,还是后期保障机制,都相当顺利。
“我们是设想把千里草助学计划短期支教模式打造成为一个连锁体系,从模式到内涵,构建统一的、标准化的模板,这样才可被更多的大学生短期支教团队复制。”董亚宁信心满满。本报记者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