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撤点并校,不能图省事省钱

2011年12月15日 11:2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在关于校车安全的争论中、在关于留守儿童和“免费午餐”计划的讨论中,总会提到一件事,那就是农村“学校撤并”。真正的情形如何,“学校撤并”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多数成年人的小时候,每个行政村,都会有一所小学,每个乡镇,至少会有一所中学。乡村小学,条件自然不会太好,校园不大,几排校舍,有的还是土墙瓦屋,学生需要自带板凳,但至少离家很近,出门不远就能上学。

  那时候的农村小学,地位很高,堪称村里的“最高学府”。因为在农民眼里,小学老师最有文化,小学自然是村里的文化中心,也是村民的活动中心。那些简陋的乡村小学,向城市输送了无数精英人才,也留下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不知哪一年回乡,发现儿时就读的母校已经停用了。后来,又慢慢荒芜了、废弃了,直至被拆掉,改作他用。当年的老师,有的老了、退了,年富力强的则被调进了城。村里的孩子,则被分流到了镇上,甚至更远的县城。这在当下的农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学者梁鸿那本著名的《中国在梁庄》里,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细节,是村里的小学,如今被改成了养猪场。

  这就是所谓农村学校撤并。乡村小学的撤并风潮,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背景是,随着农民进城打工,随迁子女增多,一村一校出现了生源不足;很多乡村小学,师资不足,校舍简陋,办学条件不达标。因此,学校撤并也是有理由的,也收获了提高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的好处。

  不过,“一刀切”式的学校撤并,也带了不少问题。很多学生原来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现在却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学校就读,路上的安全成了问题,吃饭住宿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于是,今天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年幼的孩子,每天都要翻山越岭步行上学,因为中午无法回家,不少孩子饿着肚子上课;或是以烤土豆、冷馒头等充饥,这才有了随后的“免费午餐”计划。

  乡村学校撤并,不仅造成部分孩子上学不方便,也预示着乡村文化中心的消失。没有孩子琅琅读书声的农村,缺了不少生气,更多了一丝萧瑟。虽然城市化是大势所趋,学校撤并以后,学习条件也改善了不少,但家长的负担也相应增加了。并且,中国还有那么多农业人口,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到城里读书。目前,城市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倒吸”,已经大大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很多人不太跟得上了。

  考察近代以来的历史,乡村精英的流失、城市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汲取,自100年前就已经开始。看当时的记录文章,述说乡村凋敝,学堂破败,日常所见,多为老弱妇孺,都有恍如隔世之感。当时,一批有识之士痛感于这种现状,发起乡村建设运动,致力于改造乡村教育。不过,乡村的沦陷,只发生在新兴大都市周边地区,更广大的农村地区,传统秩序尚存,城乡差距也没有充分显现。那时的乡村学校,和城里孩子享受差不多的师资,名牌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做中小学教师的,并不罕见。

  当下,城镇化确是大势所趋,但那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大部分农业人口,还需要留在农村或就地城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才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正途。因此,乡村教育力量,不但不应削弱,还应该不断充实加强。当前,大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面向农村的特岗教师指标十分抢手,如果教育投入和教师待遇有充分保证,吸引人才到乡村执教并不是难事。一些从农村走出的精英分子,也开始通过建设乡村图书馆、慈善捐助、志愿支教等方式,反哺乡村。民气可用,这些新生的建设力量,都可以用来重振乡村教育。

  因此,以提高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学校撤并,不应让农村孩子上学更难、成本更高,不应该图省事、图省钱,而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村的教育和文化特点、需求,推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如果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将有不少人会因这个理由而放弃背井离乡,更会减少很多问题甚至悲剧。对于乡村教育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停止倒吸,重视反哺,教育的均等化,应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丁永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