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代表委员热议教改 吁照顾薄弱学校化解择校热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08日 09:11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2011年9月,甘肃渭源县一简陋的校舍内,一位代课老师为小学生上课。 本报记者 杨登峰摄
2011年9月,甘肃渭源县一简陋的校舍内,一位代课老师为小学生上课。 记者 杨登峰摄

  “国家终于啃下了‘两基’这个硬骨头。”全国人大代表吕新萍在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后,这样感慨。

  报告中,“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短短的一句话,用了整整25年的努力。对本届政府来说,2012年确保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目标完成,几无悬念。然而,地方财政能否做出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投入能否把好钢都用到刀刃上?择校热愈演愈烈背后的资源均衡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都是“两基”实现之后的百姓关切,也是两会上代表委员谈论的教育热点话题。

  欠发达地区中央投入是关键

  教育支出有望实现占GDP比例4%的目标,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高兴不已。“从1993年开始,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直在呼吁这个问题,今年终于有望实现了。”

  刘长铭或许不知道,他所在的学校条件,曾经让来自西部宁夏的全国人大代表吕新萍感受到非常大的刺激。吕新萍在银川一所重点中学教英语。今年两会期间,宁夏代表团驻地,就在著名的北京四中旁边。当谈到这个细节时,她感慨地说:“2007年,以教师身份到四中参观交流,当时看完,简直深受刺激。”

  吕新萍所说的刺激,更多地来自直观感受。“四中的电气化教学设备、实验室、学校的各种设备配备,简直让人羡慕死了。”

  这样的感受以后可能不那么强烈。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连年加大,尤其是明确了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作为政府工作目标之后,来自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重点学校的硬件设施差距,有了明显的改善。“有了政策之后,变化就非常快。用了3年时间,我们也实现了电化教学,实验室也同样很棒。”

  但是,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在吕新萍所见所闻中,并未消失。她所在的银川市重点中学能够享受到相对较多的教育投入,而那些农村、山区的学校,仍然是教育投入的薄弱地区。

  “我下去调研时看到,有些学校虽然房子是新的,但里面的桌椅板凳连油漆都掉了,很不是滋味。”吕新萍说,“虽然农村、山区学校的投入在加大,但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标准化教学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眼看国家4%的目标实现还剩最后一年,吕新萍不免有几分担忧。“一些地方财政力不从心,这就造成对贫困、偏远地区投入上的不均衡问题。我觉得对个别地区的4%投入目标实现,应该再延长一些,国家也应该在财政方面有所支持。”

  “这么多年,终于有望要实现4%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欣喜地在分析这一目标实现过程的艰难时说,“这一步走了近20年,主要原因是现行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中,地方政府占大头,中央对教育的投入还比较少。”

  在讨论中,很多代表呼吁要完善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比较多,有些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把主要的财政都拿来投基础教育了,但还是力不从心,因此中央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是关键。”贺优琳说。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