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教改 吁照顾薄弱学校化解择校热(2)
照顾薄弱学校化解择校热
“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使得择校热愈演愈烈,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谈不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代表说。
一家媒体的报道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北京工作的工薪族聂女士去年创下了请客吃饭的最高纪录——一顿饭花了1万元。
这“疯狂的饭局”不是一顿人情饭,而是一顿地地道道的庆祝饭:她的儿子在当年小升初的激烈竞争中“十分争气”,凭自己的成绩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中学。而聂女士原本准备了20万元,以便打点在择校过程中需要兼顾的各种关系。而儿子凭成绩直接被录取了,聂女士一下省了20万元,兴高采烈的她当即决定请好友们大吃一顿,而且“专拣高档饭店”。
如今想起来这1万元“疯狂的饭局”,聂女士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只是她有时也觉得自己这兴奋多少有些黑色幽默的成分:“教育公平属于政府应予以保障的公民权利,现在却要花很多钱才能上好学校,这还叫公平吗?”
聂女士的疯狂,在教育不均衡的背景下,极易理解。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说:“我们常常谈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择校热择校难背后要害问题要抓住。”
朱永新代表表示,要想改变择校热现象,就必须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那些相对来说条件好的学校已经有几十年投资的积累,无论是师资还是其它资源都集中了最好的,一下子要跟其它学校拉平还是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政府首先必须要把这笔钱用在雪中送炭上,帮助最薄弱的学校发展。他还表示,这些投入如果用在农村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等方面,会极大地改善民生,极大地推进教育公平,极大地提升教育的品质。
来自云南的罗崇敏代表,是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在建立均衡发展的具体办法上,他有着亲身的体会。
“均衡发展在我们云南难度是大的,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政府的力量、利用市场的支持来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就是你刚才所说的教师资源的配置,在这方面我们采取措施。比如昆明市就采取老师定期流动,老师、校长在一个学校任教六年原则上都要在县(区)范围内进行调整和流动,这样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记者 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