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布局调整过急致问题 专家吁保障就近入学
春寒料峭,但开学的日子已经临近。在广西凤山县的农村,小学生穿着新衣服,成群结队向学校走去,成为乡村小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这些小学生的“装备”比较特殊,除了书包,还有被褥、水桶等大量生活用品。由于村子里的小学被撤并,上学路途遥远,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学校寄宿,自理学习和生活。
在我国农村地区,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农村中小学普遍出现了生源不足现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近年来,在大规模展开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也出现了过急、过快,一刀切的倾向,不仅引发舆论关注,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城镇化背景下的整合
“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的格局开始被“小学向乡镇靠拢”、“初中基本在镇和县城”的调整策略代替
在甘肃省平凉市杨庄乡祁段村,有一所祁段小学。今年开学,整个学校只剩下两个人,老师祁彦英和学生段政恒。据祁彦英回忆,祁段小学建于1944年,上世纪80年代有学生100多人,但学生人数从90年代开始减少,2008年剩下十几个学生和一名老师,2011年有6名学生,而到2012年3月只剩下一名学生。
“我国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结构深刻调整,农村乡镇大幅度合并,全国乡镇总量由1984年的97521个减少到了2009年年底的34170个。这样的变化,对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中小学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紧密联系,布局调整适应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润勇分析,城镇化也带来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大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随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对学校布局调整提出更迫切要求。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达到了2.2亿,到2010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数量已经达到1167万。“农村常住人口和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学校生源减少,规模效益下降,‘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的格局开始被‘小学向乡镇靠拢’、‘初中基本在镇和县城’的调整策略代替。”杨润勇说。
为了适应农村学生数量的变化,解决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教育布局调整势在必行。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大调整,农村学生少、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渐渐被撤销,并入乡镇中心学校。
同时,为了防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过急过快,避免新的问题产生,教育主管部门多次提出意见,要求布局调整应因地制宜。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意见》,提出“对于地处偏僻的教学点应予以保留,以避免因就学路程较远造成小学生失学、辍学”。2006年6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强调要“坚持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并举”,要求农村“撤点并校”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2010年,教育部再次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中小学布局时,要统筹规划、实事求是,避免盲目调整和简单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