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社科院专家:控通胀应先控房价

2011年02月14日 09:3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少研究机构将物价上涨的因素归结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并进一步将农产品价格上涨归结为恶劣的天气。要说2010年的气候不好是事实,而12年前的1998年中国出现全国范围的洪涝灾害,几乎所有的河流都出现超警戒水位,农产品也出现减产,但1998年农产品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从统计结果看,2010年自然灾害并没有导致粮食的减产,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因此,简单地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归结的恶劣天气是不成立的。笔者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房价在统计上是不计入CPI的,那么,房价上涨如何影响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呢?

  房价上涨首先传导到工资上。住房消费是当前劳动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上涨当然会导致工资上涨,这是最近几年工资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不同阶层、不同经济主体由于房价上涨而导致的涨工资方式有所不同。

  在工资上涨的带动下,农产品涨价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因为工人工资的增加就意味着务农的机会成本的增加。根据笔者的调查,城市的建筑工人人均工资2005年大约为30元/天,而2010年增加到100元/天,5年时间增加了两倍多。建筑工人与农民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二者之间的身份转换基本上没有什么成本和障碍。换言之,农民的单位时间工资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增加了约两倍多。农业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会刺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极端天气只是促成这些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导火索,其根源在于住房价格的上涨。

  从2006年以来,国家每年都公布粮食的政府收购价格。2007年的政府收购价格与2006年没有变化,结果是市场交易的价格一直高于政府收储的价格,政府很难收到粮食储备。为什么2007年市场价格高于政府收购价?物价上涨是主要原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中,房价的大幅度飙升不可不提,2007年的房价涨幅及住房交易量是创历史新高的(2009年比2007年更火爆)。同样的情况又反映在2010年市场上,尽管2010年国家制定的粮食收购价格比2009年又涨了几分钱,但其涨幅显然小于2009年房价的上涨幅度,因此,政府收储必然面临难题。从非官方的统计资料看,2009年全国的房价涨幅大约为25%,而粮食收储价格上涨只有3%左右,与年初政府制定的全年通胀目标基本一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必将引起更广泛的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导致CPI新一轮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住房价格上涨与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正好叠加在一起,容易引起劳动力工资的快速上涨。

  从房价与收入之比看,如果房价维持不降,未来一段时间工资上涨幅度将很惊人(至少超过1倍),即使在非中心城市也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像重视通胀一样重视房价问题,要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上涨,否则房价推动型通胀将持续很长时间。

  假如上述分析正确,则意味着房价上涨带来的各种好处与快感将很快结束,接下来的是高房价的各种副作用接踵而至,物价上涨只是诸多副作用的一种而已,出现滞胀的概率越来越高,对此需要高度警惕。

  可见,当前的通胀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胀,主要是由房地产价格上涨带动的。政府要控制通胀必须首先控制房价。政府从2010年初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打压房地产,不惜动用限售等手段,其意不仅是为了控制房价,决策层应该看到了房价与物价之间的联动逻辑。因此,当房价开始推动物价出现螺旋式上升时,政府对房价的容忍度就会下降,紧缩的力度将随物价上升而增加。在2011年农历新年股市开始的第一天人民银行开始加息,其意义深远。

  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经济学界对通胀的研究汗牛充栋,并早已将物价纳入了宏观经济研究的框架,但对房地产价格的研究却要逊色得多。不仅宏观经济学研究框架里没有涉及房地产,即使是价格研究领域也很少涉及房地产价格。事实情况却是另外一番情景:几乎所有的经济繁荣与衰退都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有密切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因房地产而生,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就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这些生动的事实表明,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济影响值得深入研究。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副主任 尹中立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