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深圳“十二五”建24万套保障房

2011年05月24日 09:5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今年我市将竣工保障性住房1万套。“十二五”期间,我市计划新增安排筹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建筑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其中安居型商品房1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8万套。其中的五大项目,包括龙华扩展区保障性住房、平湖保障性住房、益田村3号地块人才公寓、宝龙工业城地块保障性住房、聚龙山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被市政府列入60个“十二五”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

  市住房和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保障房的规划套数比“十一五”增加了70%,面积相当于“十一五”期间全市商品住房竣工面积总量;实现开、竣工保障性住房21万套,比“十一五”期间增加近十倍,相当于特区建设前25年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已建成保障房与商品住房套数的比率将由25%提高到35%,基本形成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轨并行”的住房体系。

  据了解,我市目前已经形成以户籍低收入家庭为基础、以人才为重点,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安居型商品房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今年,深圳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开工率、竣工率、供应量,较“十一五”期间有大幅度提高。总体目标为,今年12月31日前,深圳将完成新增安排筹建保障性住房6.2万套,10月30日前开工保障性住房7.3万套,12月31日前竣工保障性住房1万套。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和社会“夹心层”群体今后也纳入深圳住房保障体系,我市将创新性地配建“安居型商品房”,面积不低于年度商品房总建筑面积的30%,专门解决人才和户籍“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根据相关政策,在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中,全市新供商品房用地和城市更新项目总量上,将配建不低于商品住房总建筑面积30%的安居型商品房,其中又有60%以上面积的安居型商品房面向人才供应。今年我市新纳入保障性住房系统的“安居型商品房”,将新增安排3.5万套,年内开工建设不少于9000套。 (记者 窦延文)

  龙华拓展区项目探索代建总承包制,提供保障房11400套

  国内首个绿色

  保障房居住区

  (记者 窦延文)作为深圳本年度重大项目之一,龙华拓展区保障性住房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首批项目预计将于2012年9月建成。全部项目将提供住宅11400套。据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人介绍,龙华保障性住房项目不仅是市政府为解决人才和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投资兴建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居住区,还将成为我国首个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居住区。

  【简介】

  龙华拓展区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龙华拓展区,北临深圳新火车站,交通便利。占地12.6万平方米,总投资19.3亿元,总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拟安排住宅总套数为11400套,首批项目将于2012年9月建成,其余计划2014年12月建成。项目全部达到绿色建筑国家一星级、深圳市铜级标准,户户自然通风采光,将全部使用太阳能热水技术、透水地面、节水节能器具和绿色再生建材产品。

  龙华保障性住房项目规模宏大、建设标准较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但工期却非常紧张。为了加快项目进度、保证建设质量,深圳汲取北京、上海等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深圳实际情况,探索出代建总承包制这一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创新之路。代建总承包制的含义为,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作为主体,与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在建设阶段,房地产企业行使和承担建设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建设完成后再将项目整体移交给业主单位的总价包干的交钥匙工程。

  【进展】

  2010年4月,住建局牵头组织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成立了龙华项目招标小组,并委托市住宅发展事务中心进行龙华项目代建总承包招标工作。至2010年9月,4个地块的三家代建总承包单位全部产生,分别是万科、金地和富通,均为我市知名房企。三家代建总承包接到中标通知后,即进驻现场,开展场平工程施工及房建项目施工准备工作。

  截至2011年3月中旬,0008地块主体开始施工,0006、0007地块已完成场平工程与桩基工程;0009地块已完成场平工程的95%与桩基工程的50%。

  【点评】

  深圳市住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陈蔼贫

  该项目拟安排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人才住房等,总套数为6854套,属我市集中建设的大型保障房住宅区。涉及的住房困难群体,既包括低收入家庭,户籍“夹心层”家庭,也包括人才和非户籍家庭。随着该项目的建成和交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市住房保障的压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