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楼市破局 公租房模式值得期待 (2)

2011年05月26日 08:58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庆公租房‘姓公不姓私’。”这是市长黄奇帆的定调之论。

  “以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健全,是瘸腿的,缺少政府这条腿,只有房地产开发商。现在搞公租房实际是对市场的完善,长远来说是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的。”重庆最大房地产商之一金科集团副总李战洪评述道。或正因此,重庆公租房建设一开始就取得了国务院领导的支持,并在基本框架形成几个月后,即被国务院上升为国家政策。

  成效初见 重庆模式全国借鉴

  重庆公租房一经推出,便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关于重庆公租房能否成为中国式公屋”的大讨论。在新浪网举行的调查中,69%的网友认为重庆模式能解决高房价的问题,75%的网友认为重庆模式值得上海、北京借鉴。香港媒体代表在参观完“民心佳园”后,更是表示,和香港实行了数年的公屋制比起,重庆公租房的规划略胜一筹。

  经济学家郎咸平说,目前房地产形势下,只有重庆模式才能拯救中国房地产,如果推动重庆模式,将会使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稳定。虽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重庆公租房”依旧在路上,处于一个积极探索的阶段,但不难发现,以公租房为代表的重庆调控政策“组合拳”对重庆楼市已初见成效:成交量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比较浓,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

  策源机构市场研发中心总监余波认为,公租房的出现,在开发商、刚需者、炒房客之中,投机炒房的人最受影响,公租房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要求,而炒房者的大量目标人群正是这类人,在拼租金、拼房价的PK中,炒房客和完善的公租房体系是完全没办法比的。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本杂志的话,那么这本杂志的封面会是北京,封底是上海,而重庆将是代表未来发展的下期预告。”凤凰卫视曾如是发表评论说。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数十个城市仿效重庆模式建立公租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百姓看来,重庆公租房建设最值得借鉴的地方,那就是为政之本———“给百姓造房子就是政府的职责。”

  郎咸平:

  重庆模式有助于

  房地产市场稳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盛赞重庆力推保障性住房,引农民工进城发展的模式,他认为“重庆模式”最大价值在于,“地方政府第一次用系统工程的概念解决住房问题。”

  在谈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时,郎咸平提出了“火山理论”。他认为,随着大量制造业资金和避险资金的涌入,我国楼市好比已经形成了岩浆的火山,随时有爆发的可能。而“老百姓不能买地建房,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对市场形成垄断,主推了房价上涨”,以及“保障性住房数量少,将所有人挤向商品房市场”这两点,像两根导管激化了火山运动。

  “然而,‘重庆模式’斩断了第二根导管,同时,稀释了楼市岩浆”,郎咸平对“重庆模式”运用系统工程来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

  郎咸平分析,“重庆模式”的工程包括三个构件:

  第一,未来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屋,可以解决100万到200万人的居住问题。

  第二,推进户籍改革,陆续引入300万农民工进城给予城市户口;农民工拿到城市户口的同时,宅基地更换为地票。这既为公租房提供了土地,也保证了耕地面积。

  第三,三个层次建设IT产业集群,引进了惠普、思科等品牌企业、富士康等代工企业以及零配件配套厂商纷纷落户重庆,做到80%的零配件在本土生产,以解决300万进城农民工工作问题。

  “‘重庆模式’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设,放宽了对商品房的管制,并在实际操作中实行双轨制,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实行宽进严出。公租屋住满5年后,只能以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卖给政府,可以消解投机念头。”郎咸平认为,推动重庆模式,有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稳定,保证老百姓有房住。(记者 张维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