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重庆公租房建设获全国社保基金单笔最高贷款

2011年07月13日 09:39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庆公租房建设融资模式取得新突破———昨日,我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社保基金信托贷款正式签约。按照协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信托产品形式,为我市提供45亿元贷款,专项用于公租房建设。该笔贷款也是全国社保基金迄今为止单笔放款最多的一个保障房项目。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副理事长王忠民,市长黄奇帆、副市长凌月明出席签约仪式。

  重庆大规模兴建公租房,为全国各省区市落实中央提出的保障房建设任务作出了表率

  戴相龙说,近年来,重庆按照“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的重要增长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三大定位,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改革开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重庆大规模兴建公租房,为全国各省区市落实中央提出的保障房建设任务作出了表率。此次与重庆签约,对于重庆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房建设资金、促进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都具有重大意义。

  黄奇帆说,前年底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公租房建设的发展目标,构建“双轨制”的城市住房配置体系,大体上30%-40%是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房,60%-70%是市场化配置的商品房。根据测算,我们规划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能够满足200万居民的需要。去年1300万平方米全面开工,今年将陆续竣工投放1000万平方米。今年又将继续开工1350万平方米,到6月底,已开工700万平方米,剩余的600多万平方米将在9月底前全面开工。明年还会再建1350万平方米。

  重庆公租房服务对象明确,很阳光,特征明确

  黄奇帆说,重庆的公租房建设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全国规模最大。重庆的目标是30%-40%的人进入保障房,也就是说城市里会有300多万人属于此列,其中100多万人是动迁以后的安置性保障房,200万人是没有产权的公租房类型的保障房,如此规模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而且,实际启动开工量也是最大的。

  二是服务对象明确。重庆公租房的服务对象明确为三类:一是进城的农民工,随着城市发展,今后会有几百万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都是重庆的新生代城市市民。二是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有住房的需要,但暂时还没有能力买商品房。三是重庆城市原住民中的住房困难群体,人均住房面积在14平方米以内。应该说,这三类服务对象很阳光,特征明确,不容易“浑水摸鱼”,实际操作中也比较简便,符合老百姓利益。

  重庆公租房的居民群和一般商品房的居民群,能够同等地分享城市发展和社会配套的成果

  三是重庆的公租房不是在造贫民窟,而是建在重庆城市合适的地段、有各种不同的房型,各种交通、商业配套也一应俱全,与中档商品房差不多。总体上,重庆公租房是围绕20多个居民集聚区来规划布局的,每个居民集聚区有20多万人,其中有15万人左右住的是商品房楼盘,有五六万人住的是公租房楼盘,每一个居民集聚区,都会有大型的商业设施、服务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这样使得公租房的居民群和一般商品房的居民群,能够同等地分享城市发展和社会配套的成果。

  四是公租房的资金融通体系比较健全。重庆公租房4000万平方米,总的投资需要1100亿元,其中300亿元的资本金我们能一步到位,为什么能做到?因为市政府在过去10年储备了30多万亩地,我们拿出了3万多亩的城市储备地以成本的概念注入到公租房建设中,再加上国家补助,地方财政拨款,所以300亿元一步就到位了。另外,公租房不收出让金、不收配套费、不收税收,造房的企业也不收利润,“四个不收”使得公租房的造价体系比较低,从而让公租房的租金比一般商品房的租金低百分之四五十,这就使中低收入群体租住公租房,所缴租金不会超过家庭收入的15%。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家庭住房的成本最好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5%,能低一点更好,如果住房成本超过了15%,甚至到达30%、40%、50%,家庭生活就会很困难。

  重庆公租房不会成为政府的一个“黑洞”,我们把“后门”关上,切断利益输送机会,“前门”也就没有人弄虚作假,灰色交易就会大幅度减少,而这也正是考验政府智慧的地方

  五是公租房永远姓公。除了我们经常说的是政府牵头直接推动建设公租房,由市政府成立公租房管理局对公租房进行专门管理,来表示它姓公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重庆公租房不会变成一个“黑洞”。为什么保障房很容易变成政府的一个“黑洞”?是因为你今天造保障房,3000元/平方米卖给老百姓,三五年以后老百姓将它当商品房卖,就可能会有翻番的收入,产生暴利。而重庆公租房不允许这么做,即使租了公租房,三五年后买下来,又过了三五年想卖掉的话,只能按当时公租房的造价成本加上利息卖给公租房管理局,不能当商品房卖。这样的话,你一定发不了横财。这么做很重要的就是把“后门”关上,“前门”也就没有人弄虚作假了,灰色交易就会大幅度减少,而这,也正是考验政府智慧的地方。如果“后门”放松,就有利益输送的机会,不管“前门”如何拼命卡压,只会增加无谓的管理成本,这是很不合理的。此外,从城市发展角度讲,今年政府如果造了20万套保障房卖给了老百姓,过了5年,这些老百姓富起来了,把保障房当商品房卖了,5年以后还会有新的困难群体,这就又需要造20万套保障房,然后如此往复,不断循环,政府要不断造保障房,这件事对政府就变成无穷的负担,永远的支出,也会变成“黑洞”。但是,如果你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圈”,你造了50万套,给了眼下的50万户居民,他们以后可能有20万户、30万户富裕起来,不再需要公租房的待遇,他们离开以后这二三十万套房子留给公租房管理局,可以继续给新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公租房。这样一旦形成合理的规模,就可以形成正常循环。总之,政府建保障房提供给老百姓以后,老百姓可以住,但是一旦离开必须回归政府的管理体系,使政府可以用来保障社会中新的中低收入群体,这样,政府就不会年年要造许多房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