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时期,时值开发企业半年盘点之时,亦是重庆楼市出台调控政策半年之际。经历了新国八条定调、房产税出台、春交会成交惨淡、信贷政策持续收紧以及大量公租房入市的多重考验之后,大部分身经百战的开发企业仍不敢“轻举妄动”,市场观望氛围异常浓烈。
不过,一些大型企业的个别项目,价格出现实质性的下调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一场关于“买”与“卖”的价格博弈和多空交织,始于何时,又将止于何处?
降价:真刀真枪减压力
一份来自重庆晟城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1-6月,重庆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约714万平方米,总体成交量不足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同比大幅下降68%。除1、4两月成交面积突破140万平方米以外,其它几月均在110万平方米徘徊。而伴随着成交量萎缩而来的,却是供应量的持续增长。
“今年上半年,主城区的累积预售量达972万平方米,已经接近去年的5成,同比增幅达到22.11%。”晟城地产市场部经理贯雪梅表示,截至6月供需比已达1.45。而根据统计资料显示,除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因市场异常火爆明显出现供小于求的情况外,其余各年均基本维持在1.2左右,整体比较平衡。“如果下半年入市的项目增多,以抑制需求为目的调控政策又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那么供大于求的情况可能会更为严重。”
不过,如果仅以上述数据作为这场政策与市场博弈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还并不全面。据晟城地产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今年以来调控政策不断出台,但成交均价并未有所松动,同比增长为33%。较2010年的同比增幅38%而言,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由于供求关系的改变和政策资金面的日益趋紧,在这个量跌价缓的年中之局,已经有部分“坐不住”的房企,开始用价格破冰求存,以此减轻资金的压力。而率先动真枪的房企之中,降价10%—15%似乎正在成为一条试水的标准。
据CRIC的数据显示,5月22日,中海国际社区观园推出1352套住宅,成交均价7796元/平方米。开盘当日从摇号到签约结束仅2小时,销售1180余套,成交金额达到7.4亿元。5月15日,建工锦绣华城开盘均价6161元/平方米,累计成交1488套。较之周边的同质楼盘融科海阔天空8500元/平方米的均价,显然已是价格的洼地。
如此力度的降价效果十分明显。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所推房源基本售罄。在骄人业绩背后,在于对回调价格策略及幅度的坚定贯彻。据中海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没有公开高调宣传降价促销,但是推出房源的成交均价已经打了9折,这对向来坚持高利润率的中海而言,的确是一次货真价实的“sale”。
抢客:能跑多快跑多快
由于首套房限贷,以及利率上浮10%等严厉的信贷紧缩政策,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意识到,谁能先抢走客户,谁就能先保证销售的业绩。在调控政策之下,合理定价、加快开发节奏和开盘频率,成为诸多大型开发房企应对压力最行之有效的策略。因此,不仅仅是万科、恒大、保利等采取灵活定价策略和快速周转模式的房企,就连龙湖、华润、招商等一贯强调品质、追求利润而周转较慢的企业,也骤然华丽转身。
据晟城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龙湖在重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1.98亿元,销售面积达44.41万平方米,恒大地产以18.64亿元和26.38万平方米名列第二。万科、金科、东原则分别以17.37亿元、16.23亿元和13.83亿元紧跟其后。如果就全国来看,万科、恒大、万达、龙湖等大型房企也明显加快了推盘速度,其中,截至6月万科几近完成全年1400亿元的一半,恒大地产的销售面积则位列国内房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