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土地——优先保证保障房建设
2011年,我省与国家签订的目标任务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7.43万套,建筑总面积达到了3000万平方米,任务是2010年的2.5倍,建设任务居全国第3位,任务艰巨,土地和资金成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两个关键性因素。
值得说明的是,当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用地指标异常紧张,各项事业土地需求量大,国家给我省的土地指标12.93万亩,我省实际需要40万亩,土地供给量与需求量矛盾突出,而我省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需要土地31202亩。
为优先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省政府决定,对今年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在各市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单列。各地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的70%。确保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不低于房地产用地的30%。
建立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列入年度供地计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实行计划单列、资料单报、项目单审、报件单批、用地单供,加快接收、加快会审、加快审批、加快供地,确保保障性住房土地审批不过夜。切实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对列入年度用地计划的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凡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不落实的市县,停批商业开发土地供应手续,不得进行土地招拍挂。未能按时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市县,暂停其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审批,收回的国有土地和储备土地要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模块3:资金——省市联手创新融资
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陕西的面前。
陕西省的大多数地方财政困难,由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资金缺口相当大,畏难情绪一下子弥漫开来,甚至有人认为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解决这一难题,省政府决定由全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延长石油集团出资30亿元,省政府出资10亿元,成立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公司,通过市场融资60亿元—80亿元,共计筹措100亿元—120亿元来支持配套资金困难的市县建设廉租住房和公租房。利用省级融资平台所筹资金逐级放大,市级政府利用省级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公司支持的资金,再向金融机构继续融资后支持县级政府,县级政府再进行融资。省级公司主要是抓管理、促进度、保质量,确保年度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这种创新的资本融资手段,有效地解决了我省政府投入资金的缺口,顺利地实现了与各市保障房项目的对接,保证了一些资金有困难县市的保障房顺利开工建设。到8月底,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经与各市县签订融资项目115个,合计105484套保障房,融资约105.47亿元。
同时,利用现有资本扩充融资也成为了保障房公司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经与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长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成都银行10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累计取得融资授信额度285亿元,为保证建设资金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模块4:质量——终身负责的庄严承诺
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对保障性住房有过这样的概括:面积不大,功能齐全,价格不高,质量要好。
房子分到手了,质量可不可靠,这又成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其实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省委、省政府始终要求把“质量第一”的原则贯穿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工作的全过程。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近日,第11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陕西省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这使得我省的保障房管理从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办法明确,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房屋,不得作为保障性住房房源。保障性住房建设应当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强制性规定。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信息应在开工和竣工验收后20个工作日内按项目逐个公开,开发建设单位对其开发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质量问题要承担责任。
同时,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了由主管副厅长“挂帅”的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统筹协调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同时设立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状况实施督查,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办,受理处理有关投诉,每月开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每季度向省厅报告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情况。
保障房质量终身负责制,这是一个民生政府的庄严承诺。
模块5:分配——信息系统确保应保尽保
分配的公平和公正是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生命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仅会造成新的社会矛盾,而且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良苦用心和深远意义也将大打折扣。目前我省各市县在分配方面普遍采取摇号和按申请时间排序选房两种方式分配保障房,摇号一般是在集中推出一批保障房源时,在规定的时限内接受申请,审查合格的保障对象多于房屋套数时,采取摇号选房的方法来保障公平。在房源比较充足的地方,住房保障部门按申请者申请的时间先后排序,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情况,确定配租、配售次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一种虽然公平但有可能使最需要保障房的家庭中不了签,后一种容易遭群众关于公平的质疑。
为确保配租、配售公平,陕西省将建立保障对象数据库。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配合统计部门和各市、县一起,采取群众自愿申报和主管部门入户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摸清保障对象底数,建立保障对象数据库。对审查合格的保障对象一次性确定轮候次序,五年分步实施,实现应保尽保。各市将在9月25日前上报调查结果。其次是加快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10月底前建成全省联网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监督全省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立项、施工、竣工等建设过程和保障对象的申请、审核、退出等管理过程。通过统一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服务平台,保障群众知情权,使住房保障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对违规出租、出售、闲置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及时纠正,对拒不纠正的,坚决采取措施收回住房。同时,建立保障对象的年度复核制度,根据收入等条件发生变化定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