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11年12月23日完成台本
——建“保障房”,签“军令状”!
(导视)
解说:
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开工率、竣工率、入住率,面对2012年新目标,各地政府再签“军令状”。
王祖继 吉林省副省长:
明年我们还是要做到35.38万套保障性住房。
刘平 云南省副省长:
在保障房土地未落实之前,普通房地产的用地不得审批。
陈加元 浙江省副省长:
我们要层层分解到县市区。
解说:
2011年中国拉开一千万套保障房建设大幕,目标提前一个月完成。
顾云昌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着世界之最,也是历史之最的保障房(建设)。
解说:
土地、资金、质量、分配,五年3600万套,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这历史性的任务?
张学勤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保障司副司长:
坚持两条腿走路,住房市场加住房保障。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建保障房签“军令状”。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昨天各省市的领导跟住建部签下了有关保障房建设的“军令状”。当我们把目光往前看一下的话,就会发现从2010年5月开始的“军令状”签到今天已经有三个。先来看时间,第一个是2010年5月签的;第二个是今年2月签;再接下来就是昨天签的“军令状”。从时间的间隔来看,明显时间间隔在缩短,说明这个任务是很紧迫的。
再来看,第一年签的“军令状”是580万套,到了今年2月份的时候是一千万套,这一次是七百万套。从数字这个变化也能够看到任务在不断地调整,这个任务是很复杂的。我们再来看“军令状”用词这个本身,“军令状”是借用了一个军事上面的用语,什么意思?有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完不成回来拿你试问。这是发令的一方。再来看接令的一方,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个任务下达到你头上,你就必须完成。由此可见,这样的保障房的建设任务非常重要。
我们看到昨天很多位副省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情都不轻松,我们不妨去看一下。
解说:
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各省签下的这份文件被舆论普遍理解成是明年保障房建设的“军令状”。
杨潇 中央电视台记者:
实际上就是一张纸,上面详细列明了所在的省份,签署的省份,2012年所要建设保障房总数量、总套数。
解说:
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签定代表着承诺,更意味着责任,明年目标如果不能完成,签字人就有可能面临从约谈到行政处分,乃至于降级、免职等处罚,签定“军令状”让一些地方官员倍感压力。
刘平 云南省副省长:
提前安排土地,而且都要安排能够马上使用的土地。在保障房土地未落实之前,普通房地产的用地不得审批。
陈加元 浙江省副省长:
根据国家给我们的任务,我们要层层分解到县市区,分解到项目,还要分解到地块。
王祖继 吉林省副省长:
明年我们还是要做到35.38万套保障性住房,这个工作量不减。
解说:
从土地到资金,对各地政府来说,压力远不仅是新开工的保障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的责任书比往年提早签定,主要是明年开工和竣工并重,压力会更大。
齐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这样的话,明年我们就要一手来抓新的项目开工,一手要继续推进今年结转过去的项目的续建和完工。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说,明年我们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施工力量的组织,都要比今年还要大一些。
解说:
昨天的“军令状”已经是各地方政府第三次签署,早在今年2月,在他们签署的第二份责任书里,就规定了2011年全国保障房开工数量必须达到一千万套。面对这个硬指标,各地起初几个月的开工率仅有三成,到了今年6月开工率也刚刚过半。
2011年8月5日新闻:
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底,全国保障房建设的开工率为56.6%。
解说:
同中央的要求相比,各地保障房开工的缓慢,给住建部和各省市的负责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一次会议上就做出了这样的表态。
姜伟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今年的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因此今年各地区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
杨潇:
事后一些文件当中,为了能够保证这些数量的完成,然后对没有完成的省份进行一些处罚。
解说:
面对上上下下的压力,今年下半年各地保障房开工率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2011年12月22日新闻: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033.2万套,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520多亿元。
解说:
回头看今年,开工一千万套保障房提前一个月完成,但是随之而来的除了褒扬、骄傲,也还有质疑的声音。
严以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前几年盖的房子没有竣工,而且今年各地的开工率也有突击完成之嫌。
姜伟新:
光是开工算什么,我们今年为了抓一千万套的保障房,不光是为了一千万套能够按时保证质量的开工,而且也为了去年结转过来的五百多万套,今年至少有三百万套能够投入使用,确实各个部门做了不少工作。
解说:
面对即将到来2012年,保障房的双重目标能否实现?惩罚措施会启动吗?明年此时就会有结果。
主持人:
围绕保障房这个概念,我们不妨分解来看,保障房保障的是什么?自然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住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需求。保障房保障的对象又是谁?当然是由于生活,不管什么样的原因,陷入困境之后,自己解决不了住房这个问题的人群。谁来提供保障房?当然是政府,这是政府的天职,责无旁贷。政府的天职是要提供保障房,但是要完成这个建设保障房的任务,在现实的语境下却是困难重重。比如说资金是一个问题,土地也是一个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各地政府在建设保障房过程当中巨大的障碍。有人也许会指责地方政府说,你们是不愿意把这笔钱投在一个纯支出的保障项目上。这个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得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去想想,一家一本难念的经,之所以保障房难以往前推进,肯定是有一些现实的障碍在阻碍着他们。
但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个保障房是必须要建的,而且任务非常重,但是现实中又困困难重重,怎么办?于是办法也就相应出来了,就是签“军令状”。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数字,这是截止到今年5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建设340万套,离全年一千万套这个目标只完成了34%。
到9月底的时候,今年保障房开工就达到986万套,占年度计划的98%,问题也就相应地出来了,因为这个“军令状”是以由上往下、由外到内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站在军令状这样一个发令方和接令方两个角度来看,我们又怎么去理解这个“军令状”呢?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的叶剑平教授,听听他怎么说。
叶教授,刚才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柱状图,在2010年的时候,这个“军令状”是五百多万套,没有完成,但是今年“军令状”一千万套完成了,您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大的差异?
叶剑平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
我想政府签定“军令状”,从组织上来说是向一个保障,这样一个攻势,对社会来说是一个承诺。去年跟今年的最大区别就是“军令状”的签署,一方面是公开,一方面是从上到下监督力度在加强,所以正因为这样加强,使得今年开工面积能够提前一个月来完成。我想这是自上而下的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舆论的压力,包括老百姓的一个监督,产生了一个结果,实际上也就说明了,政府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主持人:
您提到了一个监督的问题,这个监督方来自于什么地方?主要是自上,来自中央政府的监督,还是来自于媒体、民众的一些监督?
叶剑平:
这是双重的,主要还是从上到下,因为问责,包括乌纱帽的问题等等,都和“军令状”相关的,只要你敢承诺,就要去兑现。
主持人:
也就是说“军令状”的签署也是不断地有经验的含量在里面,我们再来看,去年当签这个“军令状”的时候是590万套,然后到了今年是一千万套。到了明年,今天提供的最新数字是七百万套,为什么这个数字是在变化的。
叶剑平:
这就是住建部的一个规划,从规划来说有这样一个安排,今年是最大的量一千万套。因为开工和最后交付实施还是有一个过程,所以真正来说,从去年的五百多万套,到今年的一千万套,到明年的七百万套,那么一个累计的话,形成长期的要后置,因为有一个周期。这种变化实际上就应该和经济形势和地方能够提供的土地和财力是相匹配,当然包括了保障的对象应该相匹配的。
主持人:
我们再来说说地方政府,因为在过去的一年,地方政府承担着巨大的一些财政方面的压力,因为他们的融资平台也渐渐不如以前了,而且他们的财政可以支出的这种空间也小了,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由上自下有这么大的压力,他们该怎么办?
叶剑平:
这确确实实是一个问题,所以实事求是地讲,面临的这种压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土地的供应,土地从取得到能够开发有一个周期;另一方面就是资金,原来有从土地财政中有一定的剩余,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这种剩余会越来越小,所以压低了空间。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能还要采取另外一些渠道来融资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