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各地再签保障房建设军令状 质量等问题引忧虑(2)

2011年12月24日 02:55 来源:CCTV《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持人:

  叶教授,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微博在关注这件事情,其实有一位叫连鹏的专栏作家,他有这么一个观点:“政府关注民生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警惕两个方面:一个是地方政府缺乏一个意愿,因为保障房越多,土地财政就越少了,那么债台高筑,最终买单还是纳税人。“大跃进”式的建设难以保障工程数量,会用回迁房、福利房等充数。”你怎么看待他这个观点?

  叶剑平:

  我很同意这位微博朋友的观点,保障实际上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过程,而不是运动式的、突发式的过程,所以要长期、持续的发展的话,它要有一个制度、规划、资金的来源安排,包括保障对象的边界界定,是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主持人:

  叶教授,问题先到这儿,稍候继续跟您连线。

  刚才我们也关注了保障房在今年基本上是如期开工,但是开工不是终点,它仅仅是一个起点。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开工之后还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去年遇到的问题,在未来到来的一年中又应该如何避免呢?

  (2011年8月21日《对话》)

  陈伟鸿:

  现在四位市长都已经写完了,我们来看看各个城市需要问题的硬任务、硬指标到底是多少?

  李明山 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阜新市保障房任务是48880套。

  赵万山 黑龙江省齐心哈尔市副市长:

  齐齐哈尔今年的保障房任务是41780万。

  张建慧 河南省郑州市副市长:

  郑州市今年保障房的建设任务是54429套。

  曹全民 河北省唐山市副市长:

  今年我们唐山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是11.2万套。

  陈伟鸿:

  当你们在接触到这样一组数字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心情?

  张建慧:

  接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感觉到有压力。

  李明山:

  阜新这个数字看着很吉祥,带3个“8”,但是数字的背后是一种沉重的责任和压力。

  解说:

  压力、责任,这是四位市长在最初接到2011年保障房建设任务时的共同感受。虽然我们不知道明年这四个城市又将会有多少任务,但是面对着一部分要开工、一部分要竣工的现实,困难只会多、不会少。

  陈伟鸿:

  来,我们请你来亮出后面的资金缺口,一,二,三。43亿,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可以完成将近十个亿。

  李明山:

  写这个数字,既想写,又不想写,想写因为缺钱,不想写怕解决不了,因为卡里没钱。

  解说:

  资金压力,这是每个地方保障房建设都难以回避的问题。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如今在大量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已经非常严重,与此同时土地财政大幅缩减,预计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将在明年凸显。

  李明山:

  晓达处长9点打电话给我,问这个钱能不能少贷,没说不贷。我当时就着急了,这一宿没睡着觉。

  解说:

  自2012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否仍要坚持自建为主,还是可以考虑直接从市场上收购房屋,或再建项目,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些都是围绕保障房建设而引发的热门话题。除此之外,有些地方已经建好的保障房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2011年11月23日现场:

  这就是刚才大家都说好的那件衣服,这位观众在礼物盒里面给我们还附上了一份说明书。他说这排扣子叫做“楼歪歪”,转过身给大家看一看。展现一下这个地方,他说这个地方叫做“楼裂裂”。再转过来看看,试试口袋,这叫“楼倒倒”。

  解说:

  就在上个月,武汉市举行的“十个突出问题整改”的电视问政现场。市民送来这件中看不中穿的衬衫,面对桥口区某面积最大的经济适用房所出现的墙体开裂、墙面脱落、外墙漏水、设备不全等问题,居民不解地问,这样的房屋是怎样通过验收的?

  孙亚 武汉市市政府副市长:

  关键是制度没有落实,问题出在下面,根子肯定在上面,政府来承担这个责任。

  解说:

  保障房建设的目的毋庸置疑是为了老百姓,然而保量的同时如何保住质,这是“军令状”外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李天雷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身后这座沥安楼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廉租房项目,在这个项目的旁边是佛山市的一条交通要道,在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型超市,无论是交通还是生活设施都是非常便利的。但是在记者却发现,在这个沥安楼上有很多房屋却是空置的。

  梁老伯 沥安楼住户:

  你看好不好?好像是一座一座养猪的猪场,你看,什么阳光也没有,根本都不通风的,这个本来不是人住的地方,有个的旧厂房改造改造。

  解说:

  3600万套,这是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新建的保障性住房的总量。今天当保障房建设进入到一个关键期,军令状之外,如何让包括涉及拆迁、融资、开发、分配、销售、资金回笼在内的整个流程都能有所保障,如何让保障房真正成为服务、温暖中低收入阶层新房的一缕阳光。我们需要提速的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建设进度,需要的思考和努力还有很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