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你们能抓住我”
在郑州市检察院反贪局的潜逃人员名册中,有张某的名字。他的突然潜逃,造成资金流转链、小金库账册等重要证据中断,使一起涉嫌职务犯罪窝案的侦破陷入僵局,发案单位人心惶惶,周围群众对办案人员指指点点,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作为主抓反贪工作的副检察长,面对当前反贪追逃工作面临的犯罪行为智能化、联系手段信息化、潜逃行为隐蔽化等特点,宋楠压力颇大。在“立体化布控”模式的启动下,追逃小组在三个月内调取张某案发前的通信单据上百份,从中筛选出两千余次的通话记录,然后从中排查出十几个关系人。
经对这十几个关系人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追逃小组的足迹踏遍四省六市九县,行程达三千多公里,终于在陕西将潜逃的张某抓获。张某归案后,这起窝案的侦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检察机关依法对7名涉嫌贪污受贿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其中3名嫌疑人为县处级以上干部,涉案金额达1100余万元。
随着一个个潜逃人员的落网,反贪干警对追逃方式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抓获了数名长期潜逃的贪官。
某银行行长王某涉案后畏罪潜逃,长期不能归案。追逃小组调出原来的卷宗,全面熟悉案情后,开始收集与王某有关的一切信息。办案人员调取了王某案发前的300余份通信单据,筛选通话记录逾万次,排查各种关系人50余个,先后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进行布控。他们围绕一个频繁出现的电话号码,梳理出一张张密密麻麻的通信联络图,然后成功锁定嫌疑人在潜逃期间使用的手机号码。当反贪干警出现在王某面前时,他只说了一句话:“逃了这么长时间,真没想到你们能抓住我。”
原来,王某潜逃后,为逃避打击,干扰办案,先后为相关的知情人员购买了50多个手机和临时电话卡,要求用一个扔一个,但最终还是被检察机关掌握了其潜逃的相关信息。
“如今,追逃也是办案的观念在全市反贪干警中树立起来了。”孙武说,现在的腐败分子越来越狡猾,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因为犯罪是一种秘密活动,而这种秘密活动由于对参与双方都是获利的,所以局外人获取相关的证据难度较大,潜逃人员归案后,往往会突破相关的反贪案件。
“你们怎么知道我会潜逃呢”
“你们又没有传我,怎么知道我会潜逃呢?”在武汉天河机场,闫某一下飞机就被郑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干警控制。
闫某涉嫌行贿,他感到总有一天要出事。他决定提前安排自己的出逃路线。他没想到,他的相关信息已被检察机关秘密锁定。
办案小组发现闫某有出逃的信息后,即通过“立体化布控”模式中的信息联动机制,调取了机场订票信息,得知其当天上午飞往成都。办案人员随即飞赴成都,在双流机场实施布控,组织抓捕。
到达双流机场后,办案人员通过查询相关信息,确定闫某在到达机场半小时后将乘机飞赴武汉。而信息显示,闫某行武出身,身体强壮,反侦查能力较强,有可能抗拒抓捕。
为让闫某彻底放松警惕,确保不出任何意外,办案小组决定不在双流机场实施抓捕,通知在湖北调查取证的办案人员迅速赶往武汉天河机场,协调机场警方实施抓捕。几名办案人员不动声色,密切监视闫某的一举一动,与其一同候机、乘机。当闫某如释重负地从天河机场候机大楼走出时,跟随在一旁的办案人员随即上前,说道:“闫总,有个朋友托我给你捎个东西。”闫某先是一愣,看到周围身着便衣的干警,顿时明白了一切。
跟随办案人员上了警车后,闫某不解地问:“你们还没有抓受贿者,怎么会注意到我呢?”办案人员回答说:“中国有句古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检察机关没有对受贿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并不是没有掌握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