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安全的出气筒”——
“不是要把老婆打跑,而是想把老婆打服”,家庭暴力是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男人控制女人的手段
“我俩争吵,只要涉及小金库问题,他就动粗。”北京市朝阳区一公立幼儿园老师芳芳说,“现在,我提出离婚,他却执意不肯。”
“施暴者不是要把老婆打跑,而是想把老婆打服。”家庭暴力问题专家陈敏说,家庭暴力的动机,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控制”,目的是在家庭关系中维护一种对施暴者有利的不平衡关系。
“‘不平等意识’是家暴的思想根子。”陈敏认为,许多丈夫将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优势带入夫妻关系中,确立自己在家庭的控制地位。女方一旦与这种控制角色发生冲突,就容易引发家庭暴力。
李阳在学员和家长面前,是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可对妻子却拳脚相向,抓头撞地;在同事眼里,深圳光明新区居民廖某,是个彬彬有礼的“文明人”,而在家,他不仅打妻子,还打姐姐和母亲,近日又把老父胳膊咬破。
“‘两副嘴脸’、‘内外有别’是诸多施暴者的画像。”北师大心理学院咨询与临床心理研究所所长刘翔平说,施暴者心中有两本账:只打家人,不打外人。对外人尤其是陌生人,他们拘谨、谦恭、尊重,因为不知对方底细。对家人,他们则专横、暴躁、凶狠,因为打了白打,不用付出多少代价。
有人怀疑,两面型的施暴者有心理疾病。事实上,施暴人是因为他们想控制受害人,而且认为自己有权利这样做。他们的心理没病,有病的是其爱情观、婚姻观。
国外一个相关研究显示,施暴人和正常人一样,有表达悲伤的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承受过度压力的能力。亲友、同事情绪低落时,他能及时表示关心和支持。工作压力超过承受力时,绝不会动同事一个手指头。只有跟妻子等家人在一起时,他才脾气失控。
为什么只在家人面前控制不住?
“因为家人是‘安全的出气筒’。”刘翔平分析,打妻子的男人,其实很自卑,他们多为神经质人格,内向、压抑。童年时,没有与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成年后,在人际关系尤其夫妻亲密关系中,常有退缩、冷漠、敌意和不安全感。
遇到人际冲突时,神经质人格者由于焦虑、缺少安全感,对外会压抑自己的攻击性。但是,当他与弱势的家人发生冲突时,似乎找到发泄对象,在外面世界得不到的征服与控制感,从家庭暴力中收获。这种“胜利的喜悦体验”如果未被及时遏止,便会成瘾,“见到家人就压不住火”。
为什么发火就要动手?
因为在施暴者心中,武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行之有效。
王女士痛苦地向心理专家咨询。“结婚11年了,每遇家庭矛盾,丈夫总是一触即发,我就不明白,他与其打人砸东西,为什么不愿意耐心沟通?”
“不善于处理家庭关系和解决矛盾是施暴者的一个特点。”王行娟说,社会学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从社会环境或家庭环境中习得的。
施暴者成长过程中,往往从父母等周围人身上,学到解决挫败感的最粗暴简单的方法——家庭暴力。比如他不听话时,父母就一顿暴打,把他修理得老老实实。除了殴打和谩骂,他不知道还有解决家庭矛盾的更好方法,缺乏沟通的技巧。加之内向、压抑的性格和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他也缺少与家人沟通的诚意,造成家庭关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