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战十年大事记:“后萨达姆时代”满目疮痍
当地时间2013年3月11日,伊拉克北部石油城市基尔库克西北部小城迪比斯Dibis,该城的警察局遭到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袭击,造成2名警察与1名妇女死亡,约100人受伤,其中很多人为警察局旁边一所库尔德女子中学的学生。
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驻守伊拉克的美军撤离伊拉克,这批军人约500人,他们搭乘110辆车组成车队,乘着夜色从伊拉克南部纳西里耶Nasiriyah的原驻地出发,穿越边境进入科威特,然后返回美国。这标志着,历时近9年的伊战将正式宣告终结。
中新网3月20日电 2013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十周年纪念日,这个遭受了战火洗劫的中东国家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战后十年,这个国家仍满目疮痍,长久的和平仍然难产。就在昨日,首都巴格达发生连串爆炸袭击,数百人死伤,使国际社会的目光再度聚焦于此。
伊拉克3100多万人口以伊斯兰教为主,其中什叶派约占六成,逊尼派和库尔德人所占数量约相等。在萨达姆领导的逊尼派政府被推翻后,什叶派掌握了国家主要权力,埋下“后萨达姆时代”教派纷争的隐患。今年初,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政治阵营因矛盾难解,引发内阁人事震动;另一方面,由于仍被恐怖袭击阴影笼罩,这个国家的安全形势令外界担忧,内部也出现了要求总理马利基“下台”的呼声。
3月14日,该国首都巴格达市中心发生连环爆炸,武装分子向政府大楼发起冲击,并与安全部队爆发冲突,造成数十人伤亡。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极端组织宣称,这是为了战争的“纪念”。
而就在19日纪念日前一天,巴格达传来的,仍非和平的乐声,而是连串爆炸声,夺去数十人生命,致至少200人受伤。
一份近日的统计报告显示,巴格达一直是并仍然是伊拉克平民死亡最多的地区,占平民死亡总数的48%。流血冲突高发期为2006年至2008年。当前,伊拉克暴力活动仍属高发,每年大约有4000至5000名平民死亡。此外,由于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基础设施老化以及政府部门效率低下,这个仍国家民生多艰。
冲突并没有结束,“根深蒂固、无处不在,有明确的开始,结束却遥遥无期,仍是伊拉克现状的一部分”。
分析指出,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之后,什叶派在伊拉克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另一个国家——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伊朗在十年间获利,地区影响力增加,这并不利于美国的战略扩张。沉痛的生命代价,高昂的金钱开销,多年的战争泥潭,并未让美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太多收益。相反,美国应该反思其中东政策的“失策”。盖洛普今年3月18日发布的民调数据显示,53%的美国民众受访者认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曾任议员的奥巴马也在充满激情的竞选演讲中指出过:他反对的,是一场“愚蠢、鲁莽”的战争。
数字解读伊战:
11.6万-13.4万伊拉克平民丧生
280万人因战乱流离失所
3.6万美国军事人员伤亡
战争耗费美国1.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万亿元)
退伍军人福利及支出达49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万亿元)
(数据来源:英国《柳叶刀》杂志、美国布朗大学沃森国际研究所)
相关报道:
伊拉克现状
伊战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