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春运还没将亿万农民工送走,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用工荒”报道已经充斥人们的视线。而随着企业抢人潮的涌起,各地各个工厂也使尽了浑身解数:加薪吸引农民工,老板开豪车招工……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争抢农民工:农民工输出大省的中西部以情留人,比如重庆政企携手截留农民工;东部城市对农民工积极挖人,“求贤若渴”。一时间,“民工荒”问题再次成为全国焦点。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连续几年发生大范围“民工荒”,还不断有升级趋势,这让人禁不住心里有点发慌。有人说,这与我国的“大空间转移”有关,它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的“人口红利”阶段已近尾声,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转变。还有人说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观念改变,现在企业的计件薪酬模式和超时轮班工作对他们已很难产生吸引力。当然,更普遍的说法是高强度低工资致用工荒,迫使劳动力市场在阵痛中转型。
对此,我们的媒体、专家、企业家、政府一如既往地呼吁解决“民工荒”问题,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积极的政策。但是,除了每年上演一次全民大讨论,其理论意义还是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在年年花相似的背后,我们到了必须反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遗漏掉了什么?
面对“民工荒”,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却恰恰忽视了我们所要解决的主体——农民工自己的声音。每个农民工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想法。或许,真正了解“民工荒”本质的是农民工自己,只是我们的社会没有给他们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去表达,我们也在扮演救世主的过程中忘记去了解、去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一想,总以为增加最低工资就是王道。或许也正是因此,不论是温情脉脉的截留,还是以北广上为代表的大城市“暗送秋波”的招徕,农民工们似乎并不太买账。
今天,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其已经与城市生活、与中国经济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是时候去听一听他们的心声了——“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的歌声,唱出了当代农民工内心酸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农民工真正短缺的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
我想,这个时候,政府应将“用工荒”作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契机和动力,先听听他们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改革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才是让农民安心进城工作的王道所在。王国信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