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作风影响决策
“安排性”调研多、习惯于“替民作主”、批评与自我批评少,是目前影响党政机关决策的作风“顽疾”
从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看,同样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基层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不同程度存在领导调研靠安排、干部习惯替民作主、党员干部不敢讲真话等问题,损害了党风,更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
受访的多位基层干部和学者建议,为了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应当根治当前决策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顽疾,切实贯彻求真务实的精神,少一点安排调研,多一点“微服私访”;少一点“替民作主”,多一点“让民作主”;少一点“一团和气”,多一点批评意见。
调研基本靠排演?
部分地方干部乐于“安排性调研”,导致基层情况“失真”。在警车开道、层层陪同调研的状态下,领导干部很难看到实情、听到群众的真话,不仅无法联系群众,反而因种种扰民行为引起一些群众的反感。这是本刊记者梳理的受访基层干部的普遍反映。
北京律师周泽2010年10月到汶川地震遗址凭吊,因未及时“回避”前来视察当地的领导,被强行拖离现场。媒体曝光此事后,引发网民热议。随后,汶川县公安局向周泽道歉,并处分了4名“执行公务”的警察。一些网民认为,这种现代版的“肃静回避”暴露了基层吏治的某种病态,也说明领导考察调研在一些地方有演化成“扰民”与“作秀”的危险。
多位受访干部告诉本刊记者,上级领导来调研,很少有不事前“安排”的情况。于是,有的地方难免出现干部扮“贫困户”、民警演“群众”、群众背“台词”的现象。为防止上级领导改变路线搞“突然袭击”,有的地方甚至演练多套应变方案,将“安排”范围扩大。
因受贿被判刑的四川省泸定县原县委书记黄文对本刊记者说,几年前,有一位领导的车队路过泸定,公路边有点垃圾没有清理干净,自己立即被上级斥责“连面子工程都做不好!”于是,他连夜与县长带领全县机关干部到公路上捡垃圾,忙了一个通宵。“平时工作再好,还不如关键时候面子工程重要”。
“安排性调研”某种程度上成了“潜规则”,基层负担沉重,却又身不由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刘益飞说,有一次到某乡镇讲课,镇党委书记告诉他下午要进行迎接高层领导来镇上调研(一周后)的第3次排练,前两次排练的效果省市领导都不太满意。这位镇党委书记还透露,省市的主要领导来调研,也要事先进行排练。
接受本刊采访的基层干部与学者认为,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是观察和评价党的作风的一个“窗口”。擦亮这个“窗口”,才能取信于民。“安排性调研”有悖于求真务实的要求,应大力倡导“微服私访”式调研、随机进行式的调研,并致力于把随机性调研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他们建议,应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进一步细化,各地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地方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坚持“不警车开道、不打招呼、不踩点、不陪同”的“四不”原则,对于违反规定的进行通报批评。还可将地方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与解决问题的情况纳入政绩考核,重点考察其通过基层调研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
同时,应按照有利于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指导工作的原则,实事求是地选择领导考察调研点,考察点要体现多样性,让领导了解真实情况。按照既确保安全又不扰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警卫形式,不得层层加派警车,不得随意使用警灯、警报器,做到文明执勤。另外,应建立领导考察调研点回访制度,对于故意在领导调研中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蒙骗中央的地方官员进行批评和处理。
此外,领导干部调研还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手段,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比如,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发展第三方民调机构,在促进“下情上达”、“干群沟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成为广东决策部门了解社情、听取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
替民作主成习惯?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官就是替民作主”、“管理民众”的观念在一些干部心中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些基层干部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发展观”。
2010年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发生后,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干部被免职。宜黄县一名干部却投书媒体,为强拆辩护,称“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这篇强拆“自白书”说:“过高和过低估计农民的觉悟都是不对的,都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农民的任何要求都支持,貌似占据道德制高点,实则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最终还会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薄贵利指出,部分干部没有真正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而是把自己当成“父母官”,把群众当“子民”,凡事都要“替民作主”,认为只要做的事情出发点是好的,群众理解不理解、愿意不愿意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