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广东省惠东县党代表、惠东中学副校长李华作为该县首次邀请的17名社会代表之一,列席旁听了当天召开的县委常委(扩大)会。会后,李华感慨地说:“以前我对县委如何决策根本不懂,今天我看到了县委重大事项决策的过程,也看到了县委接受社会监督的新姿态。”
在许多人眼里,“常委会”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对于县委权力究竟是如何运行的,普通党员群众无从知晓。随着党务公开力度的不断加大,原先“神秘”的党内事务正逐渐揭开“面纱”。
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党务公开”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被正式提出,到201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的事务知道得越来越多、参与得越来越多。
“原先是公开什么知道什么,现在是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
对广大基层的群众来说,在接触“党务公开”之前,先知晓的一般是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厂务公开。上世纪90年代,“三公开”在全国各地广泛铺开,几乎每个村、单位和工厂都设立了公开栏,群众可以从上面读到许多关系到本村、本单位的人、财、物的信息。因此,当“党务公开”一词出现之后,许多普通党员群众并不觉得陌生。
“党务公开是继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后的第四大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所必须的。”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认为,公开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公开的程度与民主的程度是成正比的。随着广大基层党员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公开对象对其所获取信息的态度也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
沈关金是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闸口村的一名普通党员。“以前村委会门口也有村务公开栏,但大家都觉得公开栏更新很慢,里面公开的好多内容大家都不太感兴趣,大家真正想知道的内容又不在公开栏公开的范围之内。”令他对党务公开的态度发生转变是在去年,海宁市规定,党务公开在实行中必须先执行预公开制度,把基层党组织要决策的事项先向党员公开,交由党员讨论,要公开什么内容、如何公开、公开的效果如何,都先得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不久,村党委对村新建农贸市场7间320平方米的营业用房出租提出了两个方案,让党员议事会讨论。“党员议事会给了每个普通党员参与村党支部重大决策的权利,在会上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村党委的干部们针对大家的疑问及时作出解答,每笔账究竟怎么算的都公开拿到台面上来,大家对决策的来龙去脉看得清清楚楚,对决策的结果心服口服。”沈关金说,“以前是你公开了什么群众才知道什么,现在是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这样一来大家都心服口服了。”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党务公开究竟是否能令他们满意,首先要解决的是公开者的态度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认为,虽然党务公开工作已经试水多年,但各地的进展并不一致。有些地方名义上也进行了党务公开,但只是“为了公开而公开”,公开的内容往往是广大群众并不关心的、无关紧要的事项,而涉及人、财、物等重大决策的内容,则往往被贴上“不宜公开”的标签,显得神神秘秘。他认为,党务公开要从实质上予以推动,就必须打破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神秘感,最大限度地做到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千万不能流于形式,让广大群众对党务公开失去信心。
在实践中,各地基层党组织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单向度公开方式,也探索出了双向互动等多种公开方式。适宜在党内公开的,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内部快讯、文件查阅、设立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采取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电子信息平台、互联网、公开电话等形式公开。
2010年刚分配到海宁市供电局的小刘很喜欢上他们局的“海电先锋网”,这个网站设置了公告公示、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支部建设、网上党校等10个栏目,其中“职工留言”栏目可以直通党委负责人,对公开内容可提出要求。他说:“我很喜欢看海电先锋网,作为普通群众,我们关注什么,网站就公开什么,这种点题式的公开互动性很强,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