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擎起“东方红”
1965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亲自决定,要求化工部立即组织大会战,以最快速度生产出高能推进剂燃料。
化工部随即组织了以李俊贤、于世贤为负责人的60天大会战,从各地调集设计、研究等7个院所人员参加。在各方面的配合下,李俊贤课题组终于完成了设计液相氯胺法生产偏二甲基肼装置所需的全部数据。
1966年6月,李俊贤接受组织调令,告别北京,来到青海省的一个偏远山沟,在一个化肥厂旧址上筹建化工厂,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当地海拔高度2400多米,气压低、氧气稀薄,吃住条件差。虽然黎明厂研究的是国家急需的高科技项目,但大家的生活却极其辛苦——吃的是盐水煮蚕豆、青稞粉,住的是干打垒,睡大通铺。
用青稞粉蒸出的馒头总是熟不透,吃的时候粘在嘴里难以下咽,吃多了又会肚胀,大便困难。李俊贤得了胃病,时常出现胃出血。
1967年底,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大山沟里建起中国第一套制备偏二甲基肼装置,并于1968年2月正式生产。
1970年4月24日,我国使用偏二甲基肼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此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以及“神舟”飞船升空,均使用了偏二甲基肼。直至今天,偏二甲基肼仍是国内重要的推进剂燃料。
5年出28项科技成果
1970年后,李俊贤从黎明化工厂调至黎明化工研究所(后更名为黎明化工研究院)任技术负责人。一项新的任务又摆在他所在的团队面前。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海军服役的某型热动力鱼雷以煤油、压缩空气为推进剂,技术指标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所用鱼雷推进剂的动力。为改变落后现状,有关部门将希望寄托在李俊贤等研究人员身上。1973年9月,燃化部向李俊贤所在单位下达了新型鱼雷推进剂的研制任务。
当时大家只知道国外的鱼雷推进剂中使用了硝酸酯,但硝酸酯种类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哪种。李俊贤带领团队逐一分析,最后选出5个种类,并分别合成出样品,拿到鱼雷研究所进行性能确定,最后选出一种,制备成796燃料。
不久,他们得到证实,自己制备的796燃料,其物理常数和安全使用性能与外媒公开报道的鱼雷燃料参数基本是一致的。796燃料被应用于中国多种型号热动力鱼雷,增强了中国海军保卫祖国海疆的实力。
此后,李俊贤领导黎明院又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科研项目,并为黎明院确定了“保军转民”的主攻方向,将发展目标锁定在研发国内大量急需且尚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胶粘剂和聚氨酯两个项目上。
在他的主持下,黎明院5年攻关取得了28项科技成果,从此,中国有了汽车聚氨酯自结皮方向盘技术,有了汽车PU填充仪表板技术,有了汽车用抗冲击PU保险杠技术……
1995年,李俊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名头导师并不难见
作为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李俊贤特别关心对青年人的培育。“大学不应该是歇口气的地方。”李俊贤不赞成大学“严进宽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学在管理上应该更加严格。”
近些年来,李俊贤分别担任河南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及黎明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出硕士生20多名。
河南科技大学2009级研究生杜颖异是李俊贤目前带的研究生。当初报考的时候,很多同学劝杜颖异:现在名头大的导师都没有时间带学生,院士其实就是一个名声,你可能到毕业都见不到导师。
“我现在常对他们说,我每周都可以见到我的导师。”李俊贤基本每周都会听她做一次试验汇报。有一次,李俊贤出差了十多天,回来后,他就立刻到实验室,听杜颖异汇报情况。
“老师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前不久,杜颖异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文献综述》交给李俊贤,没想到过了很久都没有消息。两周后,她才拿到改过的文章。
文中哪个化学物质简称不规范,哪个单位没有使用国标,都一一指了出来。更让杜颖异意外的是,李俊贤在一段文字后写下这样一句话:看着没毛病,但原文可能不是这个意思。“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老师把我所参考的文献都看了一遍。”而杜颖异的这篇《文献综述》涉及了三四十篇文献。
工作狂停不下来
2008年3月10日,是李俊贤80岁寿辰,黎明院做出决定:考虑到李俊贤已到耄耋之年,为了确保他老人家的健康,恳请李俊贤不必每天都来上班。
然而,组织的决定虽然已生效三年,可李俊贤一天也没有休息,不仅天天工作8小时,有时候甚至周六日也不休息。
李俊贤性格内向,除了工作学习,他没有特别的业余爱好。看拳击比赛、球赛、集邮,李俊贤的这些兴趣都没能持续太久。他说,“足球,中国队总输,为他们担心,算了,不看。”
办公室、实验室、单位图书馆始终是李俊贤生活的三个原点。
单位图书馆管理员刘素琴对李俊贤再熟悉不过了。“他每周都要来两次以上,有问题就来。”刘素琴说,和别人不同,李俊贤查资料的心情似乎更为急切,有时图书馆刚开门,她还没来得及拖地,李俊贤就来了。
图书馆有自1907年起至今的《美国化学文摘》过刊,以及日文和俄文的过刊,这些是李俊贤最经常翻看和查找的资料。为了看这些资料,李俊贤还特意学了英、日、俄文。“有些我也是连猜带蒙的,学得不是特别好。”
如今,李俊贤查资料有了别的渠道。“上网,看到什么资料我们图书馆没有的,点击一下,就给我Email过来了。”李俊贤的电脑里,已全部装满各种资料,多到硬盘都不够用。
这位83岁的老人说,“我要随时接触新的东西,这样心里才有寄托。”(记者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