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国防白皮书描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2010年国防白皮书将建立军事互信、武装力量运用等单独设章,意在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奉行“维护国家和平发展”的防御性国防政策
3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里,云集着中外媒体记者,《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正式发布,这是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第七次发布国防白皮书。同一时间,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向81国115位驻华武官介绍这部白皮书。在白皮书发布的同时即向驻华武官通报相关情况,这是第一次。
作为权威的政府文告,国防白皮书是外界了解中国安全战略和国防政策,了解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在阐明政策立场、增进理解信任、化解矛盾疑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贯穿于中国国防白皮书的一条主线,始终是和平发展和防御性国防政策。”钱利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纵观中国七部国防白皮书,其宗旨是在向世界阐述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本质。这种自卫性的、和平性的国防政策,实际上是与中国一直以来倡导的和平发展道路相符的。早在2002年的国防白皮书中,中国第一次在政府文告中提出了“和平发展”的理念,2010年国防白皮书又从中国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4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
“中国政府发表2010年国防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对国际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介绍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发展,宣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增信释疑,营造互信合作的安全环境”,钱利华将其核心要义总结为15个字,即“开放求信任、合作求安全、共赢求发展”。
新的阐释体现开放合作诚意
新发布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正文约3万字,共分十章,其中“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事法制”、“建立军事互信”等四章是首次以单独的章节写入国防白皮书。
“七年来,中国的每一部国防白皮书都有新内容,这既体现了中国军队对外开放合作的诚意,也体现了中国军队自主增加透明度的意愿。”钱利华介绍说,2010年国防白皮书有6个首次:
首次阐述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指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以利于共同采取进一步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的措施。
首次从保卫边防海防空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参加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参加联合国维和等七个方面,全面总结和平时期中国武装力量多样化运用情况,体现了武装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护人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次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历程。
首次介绍我军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情况。
首次全面介绍近年来军事法规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实施、军事司法等情况。
首次系统阐述新形势下建立军事互信的目标和原则,全面介绍近年来我推进军事互信的实践。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钱利华分析说,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成为普遍共识,世界各国之间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增强。同时,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凸显,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国内国际因素联系互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关注,来自外部的误解、疑虑也在增加,有的声音甚至质疑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正在发生改变。对于这些外界的疑虑,2010年国防白皮书阐明了中国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历史和现实依据。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定不移地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可以说,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是这四个“坚定不移”提出的必然要求。
白皮书还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这四条体现了国家安全与发展、军队新的历史使命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目标和任务是符合防御性国防政策的。
“国防白皮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对外增信释疑。”钱利华说,“据我所知,许多国家把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作为系统研究我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重要文件,有的外国学术机构和学者研究得还很深很细。总的看,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它具有权威性、客观性、连续性等特点。”
他告诉本刊记者,国防白皮书宣示,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和平联系起来,表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在新国防白皮书的“国防政策”等许多章节中,都体现了以开放求信任、以合作求安全、以共赢求发展的积极姿态,这不仅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国际社会关切,也有力驳斥了“中国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