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汶川震源点上再造村庄 开发旅游解无地谋生之困

2011年05月12日 09:1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汶川震源点上再造村庄开发旅游解无地谋生之困
震后的震源点牛圈沟。(资料图片)图片来源:新京报
    2011年5月6日,一女子带着两个孩子在牛圈沟张家坪村新建广场上玩耍,身后是刚入住的安居房。记者 赵亢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家住四川映秀镇张家坪村的蔡会英,给刚出生的儿子起了个名字———杨民民,“让人感觉人丁兴旺”。

  张家坪村位于汶川地震震源点牛圈沟区域,村里本来人就少,震后又失去了34人,现在只剩280多人。牛圈沟涌出的碎石,掩埋了张家坪村一个小组,在家里的人无一逃出,蔡会英父母当时也在其中。蔡会英震前育有一儿一女,地震当天他俩在映秀小学上课时遇难。震后三年,牛圈沟每年都遭到泥石流袭击,第一年的泥石流还将建成的板房夷为平地。

  可张家坪村重建依旧继续。去年下半年,张家坪新村异地建成,98户居民搬进漂亮的藏羌风格的三层小楼。为了谋生,当地还计划把张家坪村打造成旅游景点,主打民族山水风情。

  重建

  找了几十遍没找到一块平整地

  汶川地震发生时,地下近20公里的地方开始蠕动,一波波地向外释放能量,裂缝延至地面,最先撕碎的那个点,就是牛圈沟山上一个名叫莲花心的山沟。

  这个海拔2350米的山沟,相传每隔两千年会开花一次,因而得名。

  莲花心当天“开花”后,喷出300多万方碎石,以1440公里时速倾泻而下,固体石流用了6秒推着山下的牛圈沟前进2.4公里。整个张家坪村基本毁灭,34人遇难,32人重伤。

  地处震源点的张家坪村,是进入老映秀必经的第一个村庄,重建备受关注。

  张家坪村最早启动重建,但是选址和论证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

  “选址非常困难。”震后负责张家坪村安置和重建的映秀镇副镇长李强介绍,他们找遍了张家坪周围的大大小小所有山头和山坡,来来回回走了几十遍,最终也没有找到一块平整的地块,“全是地震后留下的石头”,不适合重建新村。

  另外,经过地震遭受重创的村民不愿再在牛圈沟里居住,他们想靠着公路,离映秀镇近一些。

  经过半年地来回折腾,新村选址终于敲定:在岷江边上的一个护坡上,工人用沙石填出一块平整地,这就是新村建房造出来的地皮。

  地皮有了,盖什么样的房子又争论了将近一年。

  震后常住张家坪村的李强介绍,对于村民来说,砖混结构住房再结实,他们也不放心。镇上官员带队,率领村民出去考察,最终确定采用“轻钢结构”建房。问题是,这种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在民用建筑方面尚没有统一可靠的技术规范,不知道如何施工。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采用一般只用在大型厂房或摩天大楼建设上的“钢结构”工艺。张家坪村也成为整个灾区唯一一个采用此结构重建的新村。

  直到今年5月7日,沿着映秀镇向东约5公里的岷江边上,终于出现了98栋样式统一的藏羌小楼,这就是张家坪新村。

  蔡会英家和另两家村民,同住在一栋楼中。房子118平方米,很大也很漂亮,可蔡会英的妹妹蔡洪燕仍不太适应。

  “以前和父母住,住房有500多平方米,想养鸡养鸡,想养猪养猪,很方便。”蔡洪燕说,现在的住房,邻居电视开大一点,都听得很清楚。

  不过,与震后曾经的流离失所,这样的房屋已经让她很满意了。

  心结

  三年过后不愿提当初情形

  震后,每当忆及地震时的情景,蔡洪燕不知道如何说出来,只有沉默。整整过了三年,她才像其他人一样,能够诉说当时的场景。

  为了给母亲过65岁大寿,2008年,在山东打工的蔡洪燕赶回家中。

  5月12日,蔡洪燕带着两个孩子,在山上摘樱桃。地震发

  生时,背部受伤的蔡洪燕和两个孩子拼命往山上跑,身边一直往下掉石头。背部伤口疼痛难忍,她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便找来一块石头,写上两个孩子的名字和家庭住址,“自己不行了让他们逃生”。

  正在此时,一个被砸坏的卡车上下来三个人,给了她两个半生不熟的土豆,还把她背到映秀镇。两个孩子一起获救。经过检查,蔡洪燕双肾移位,腹腔严重积血。母亲在生日前的第十天,连同七旬父亲一起遇难。

  死里逃生的蔡洪燕,对地震的恐惧,至今仍未消除。

  震后平均每个月都有两三次余震,蔡洪燕很久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开着灯,一直等到天亮。还有,现在一下雨,蔡洪燕就睡不着,她出去东走走西转转,就是不敢回家。

  10多天前,映秀发生一次小震,蔡洪燕抱起孩子就往外跑。孩子冲着蔡洪燕说:“妈妈,我都不怕,你怕啥?”

  姐姐蔡会英的两个孩子,一直是蔡洪燕带大。两个孩子没了,蔡洪燕现在看到别人孩子上学,就会想起孩子;每次看到老人,就会想起母亲。

  “孩子没了,妈妈也没了,什么都没有了。”蔡洪燕说,时过三年,一到清明或地震周年,“仍然怕生人问我,心里特别难受”。

  姐姐蔡会英一度非常消极,直到她去年生了孩子后,情况才有所改善。一心在家照顾刚出生儿子的蔡会英,消极慢慢退去。不过,她不像别人那样,在村口摆摊,卖那些地震照片和震源石。

  在张家坪村,像蔡会英这样失去两个孩子的还有4家,失去一个孩子的有六七家。地震后,广东的社工住进张家坪村,开展“映秀母亲”爱心活动。活动中,失去孩子的母亲们刺着羌绣,把孩子遗留下来的图画制成羌绣,寄托哀思。蔡洪燕和姐姐都参加了这个活动。

  谋生

  震源点上的村庄将成风景区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蔡洪燕跟其他村民一样在村口摆摊,也会学着专家的口气说“8级地震能量相当于251颗原子弹”,向游客推销地震照片和羌秀。

  蔡洪燕说,土地被掩埋了,他们都成为无地和失地农民。现在什么都要上街买,平均每天没有二三十元生活费过不下去。带着两个娃,不做点小生意不行。

  村里有几户人家在援建方的帮助下,到广东打工,一年后又回到当地。

  映秀镇重建需要劳动力,这给张家坪村民带来干活挣钱的机会。一天可以挣100元,比地震前到外地打工赚的钱还要多一些。

  “张家坪人在映秀是出了名的勤快。”映秀镇副镇长李强说,随着重建项目增多,张家坪村民做事认真,容易组织,很多零活都会想到他们。

  可是,光靠打零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当地官员将眼光盯在了旅游上。

  张家坪原来就是映秀镇准备发展的旅游点。牛圈沟莲花心附近,有一条瀑布,五六十米。瀑布周围竹林葱葱,风景秀丽,下方有一“农家乐”和供水厂。地震后,因为下方沟谷已被碎石填满,瀑布缩短几十米。

  现今,依托震源点优势,映秀镇为张家坪设计的致富途径是:“户户有商铺,家家搞旅游”。去年,映秀镇政府已经委托设计单位,做了牛圈沟的开发方案。

  曾是映秀门户的张家坪,因国道和高速不再经过,一度变成了角落。而根据规划方案,这里将成为映秀镇的主要景点:乱石丛生的沟口将成为广场,从沟口往上,一条栈道蜿蜒曲折直通莲花心,栈道两旁是震后的自然景观。

  张家坪村划入映秀镇区域管辖,村民也转为城镇居民,纳入城镇社保。李强介绍,张家坪村每户村民还将有一个16平方米的商铺,按照指定的旅游规划,发展牛圈沟的震源点旅游。

  李强说,现在镇上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张家坪的交通问题。他们准备在地震三周年后,从映秀镇修一条岷江河堤,以堤带路,将张家坪与映秀镇连起来。

  另外,牛圈沟地质治理也正在进行。一条通往莲花心的山路,沿着牛圈沟蜿蜒而上。车已经可以从这条道上,直接开到莲花心下面的堰塞湖。

  记者手记

  “贩卖伤痛”的无奈

  5月7日,张家坪村口,一个十米多高的巨石,汶川地震时从山上崩了下来,立在路旁。

  “地震后我们什么都没有了,买一束吧。”两名女子围上来,一边兜售菊花,一边指着手里的照片说,这座石头下面还压着三个人。

  在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售卖地震照片的人向游人讲解时,反复提到遗址下面还压着20多具遗体。

  听闻此言,很多游客唏嘘不已,围着购买照片和光碟的人多了起来。

  无论是地震遗址还是受灾经历,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手段。

  但是,真正的伤痛是经不起半点触碰的。

  33岁的蔡会英在地震中失去双亲和一对儿女。村民摆摊的地方就在她震前住房的旁边。现在那个地方,蔡会英不想再看一眼。去了之后,她就会想起父母和儿女。

  蔡会英说,他们在路边卖东西,总讲受多大的灾,自己多可怜,然后就有人给他们捐钱。

  “这种钱来得不安逸。”蔡会英说,她不愿摆摊,不愿别人提起伤心事。

  她说,村里这三年,村民们多数攒了些钱,并非像他们说的那样穷。

  有一天,在震源点牛圈沟摆摊时,蔡会英的妹妹蔡洪燕遇到一批游客,指着摊子上的纪念品询问,“这些不是送的吗,怎么还要收钱?”

  蔡洪燕无奈地解释,这些东西是她花钱进的,如果不是有两个孩子,她也不会来卖这些东西。但有些游客认为,以前给灾区捐过款,灾区人现在理应免费提供纪念品。

  地震三周年,灾区渴望重生,这种震后经济并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途径。

  映秀和震源点牛圈沟原本是个山好、水好的地方,震后修好的高速,缩短的车程,都让重建后的映秀更加具有旅游度假优势。应该可以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记者 涂重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