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羊城晚报:“年逾古稀”钱塘江大桥让谁汗颜

2011年07月25日 20:4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杭州钱塘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网友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神马”道理?(7月24日《新京报》)

  “塌桥”成为近年的一个网络热词,大有地不分南北、桥不分大小,此“塌”彼伏,争先恐后的架势。但是在一片“轰隆隆”的塌桥声中,这座74年前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却屹立不倒,用74年的风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坚固,也同时把自己站成了桥梁家族中的一个榜样,一面旗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是横跨钱塘江之上的钱塘江三桥引桥,却在距离它建成通车仅仅14年之后,就轰然垮塌了。74年和14年,中间整整相差了60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座现代桥梁还未成年就突然夭折?而这座“年逾古稀”仍旧屹立不倒,而且至今还在承担交通重任的钱塘江大桥,又让谁骄傲,让谁汗颜?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没错,但是主持修建钱塘江三桥以及其他现代化桥梁的,哪个又不自认为是专家呢?虽然茅以升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当年在修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的成果、研究的理论,必然都会留给后人所用,我们都用到哪里去了呢?而且,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科技水平、建设技术、修桥设备,早已和7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按照常理我们应该修建出比70年前更坚固、更耐用的桥梁才是,可是事实呢?

  这足以说明,不是现代人的关于桥梁方面的理论知识不够,也不是科技水平和修桥技术出现了倒退,而是在大桥垮塌之前,我们的思想早已出现了“垮塌”。急功近利、工程腐败、偷工减料、政绩焦虑以及形同虚设、隔靴搔痒式的事故问责,所有这些现代人的“创造”,就像一条条附着在这些大桥上的蛀虫,最终蛀空了桥墩,蛀没了质量,蛀出了一起起塌桥悲剧。

  当年,钱塘江大桥的总工程师罗英对茅以升说:“钱塘江大桥修不好,出了问题,第一个要跳钱塘江的人是你,第二个是我。”“桥坚强”告诉我们:如果每一项工程,都能真正用建设者的生命与声誉去缔造,每一位决策者和监管者都能心怀“跳江”、“跳楼”精神,那么,世上何愁没有更多的“桥坚强”!(苑广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