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还原温州动车事故过程 高铁管理被指存缺陷

2011年07月28日 16: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惊天动车

  悲剧突然降临,带走了近40个生命,留下了200名伤员。至今仍无人敢相信,这样一个多重安全机制互为保障的系统,如何能同时失效;这样一个低级错误导致的事故,如何能发生在定义为“中国高铁安全可靠”的时代。

  首先,要有纳税人意识。高铁是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建成的,在这一刻,让纳税人付出了血泪的代价。而广大纳税人也在期待,代表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执政方,最终能用科学的数据、严谨的判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其次,要有问责意识。事故发生后,不能用简单撤职三两个官员的方式来回应公众的关切,对谁问责,为什么问责,问责的程序是什么样的,问责是否遵循公开透明原则,都应该成为此次事件中,需要重申的问题。

  再次,要有科学意识。处理如此重大的事故,须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程序,坚决杜绝非科学的人为因素,以客观公正之态度最大限度地赢得受害者和公众的信赖和信心。

  当然,在众说纷纭中,我们始终应该秉持法制意识。本刊注意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7月27日确认,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成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已派员赶赴温州参与事故调查工作。这意味着,此次事件或许将成为中国第一个铁路重大事故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样本。

  技术再先进,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列车的快与慢,不是衡量政绩的指标,其最终目的,仍应是使其中的乘客感受到幸福、安全和尊严。

  生死甬温线

  一段寻常的旅途,一场出乎意料的追尾事故。当人们正在列车上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看着书的时候,一场灾难忽然降临

  本刊记者/杨迪 (发自浙江温州)

  “快到温州了,大概晚点了半个小时,到福州估计要晚上十点多了。”

  7月23日晚8点过,高振华在福州接到妻子的最后一个电话。

  寻常的旅行

  时值暑期,老家济南的妻子宋华要带着一儿一女到福州去看打工的老公高振华。除了过年,一家人一年难得聚在一起,暑期是绝对不能荒废的。

  高振华的女儿高艺睿9岁,儿子高天祥12岁,妻子宋华,为了这次难得的聚会计划了很久。宋华在济南买好了从北京直达福州的动车D301车票,“是第四车厢”,宋华告诉老公。而高振华则提前一天就在福州火车站旁的宾馆定好了房间,期待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听妻子说已经快到温州了,高振华喜滋滋地开始准备去车站。

  除了在南京停了25分钟之外,其他一切都很正常。D301号车组六车厢乘务员孙晓东算着,这一天总算就要过去了。

  从早上6点50上车到现在,32岁的孙晓东已经在车上超过12个小时了。她是天津人,已有三年的“动车龄”。

  D301车是今年京沪高铁开通后新开的北京至福州线路。以前的车组是2010年2月开通的D372/D371,也途经温州,但似乎是由于上座率不佳,或者是由于京沪高铁开通后全国的动车运行都要调整,今年4月中旬,这两列车次停运,直到7月1日D301/302次开通。

  不过,刚开通就赶上暑期,车上的孩子很多。孙晓东所在的车厢里就有好几个男孩子,几个小家伙特别淘气。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一会儿就跑去要一个一次性杯子。孩子刚刚上幼儿园的孙晓东也喜欢逗逗这些可爱的小朋友。一路上孩子们打打闹闹,让原本枯燥的旅行也充满了乐趣。

  列车晚点了,大多数旅客都在车上吃了晚饭,不少人的目的地是温州南站,但孙晓东的车厢大多数还是到福州的旅客。广播通报“列车即将到达温州南站,请下车的旅客带好随身物品”,孙晓东也开始招呼着下车的旅客准备一下。有一些比较着急的,已经拿好了行李站在门口等着了。

  每次跑车,她都是列车到温州之后才去吃晚饭的,这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她饿得特别早,7点多就到1号车厢的乘务员休息室去吃饭了。事后,孙晓东跟《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幸亏那天提前去吃饭了,否则她也就没命了。

  就在宋华给高振华打电话前不久,D3115次列车先于D301次列车,从永嘉站开了出来。

  第6车厢的张敏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无聊地玩着手机。这个20岁的小姑娘,在杭州做网页设计工作,打算在这个夏天的周末里,回温州的父母家休息两天。邻座有人去餐车吃饭了,但张敏捷想着,还有两站就到家了,虽然晚点了,但八点多总还能回家吃晚饭。

  可刚从永嘉开出不久,车就又停下了。

  “怎么了?”车厢里有人站起来张望。车外面的闪电和暴雨非常恐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