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解放军3名博士仅靠5万经费突破北斗系统技术瓶颈(6)

2011年08月19日 09:41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韧度:从“204米”到“1547米”,一个脚印一汪汗水

  徜徉在国防科大校园,你会看到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绿树和教学楼间,静卧着一小段铁路。

  这,就是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全长204米。

  这204米,对于磁悬浮技术创新团队的李杰教授来说,是世界上最难走、问号最多的路,他整整走了3年!

  3年里,他和战友数不清来回跑了多少遍,待在车上的时间比在家里还多;

  3年里,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他记录数据问题的笔记本用完了一个又一个……

  那一天,他们终于让车上的震动声彻底消失了,这204米旅程第一次变得又静又稳又短。那一刻,他们像孩子一样高兴地又蹦又跳。

  “创新就好比举重比赛,到了最后如果不坚韧,就是增加半公斤,你也很难举起来。”

  为了磁悬浮的梦想,李杰教授和战友走了3年。而他们的老师常文森教授,在这条路上已跋涉了30多年。

  常文森教授回忆:“第一次做试验,磁铁、线圈都是从废旧仓库中找出来的……”

  30多年来,从204米的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到1547米的工程化试验线,他带领团队用智慧和汗水一步步实现着自己梦想;

  30多年来,从最初手工制作的小型磁悬浮试验装置到技术指标世界一流的国产磁悬浮列车问世,他带领团队不知道跨过了多少道坎;

  30多年来,从“几个人的战斗”到带领国内17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他带领团队在一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

  2011年2月28日,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示范线在北京破土动工。这一刻,让已是76岁高龄的常文森教授热泪盈眶。

  在国防科大人眼中,“自主创新需要瞬间迸发的灵感,更需要经年累月的不懈探索”——

  环形激光器是激光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上世纪70年代,国内曾有10多家单位开展此项研究,但因技术难度太大,先后下马。但高伯龙院士带领团队“咬定青山不放松”,因为他们清楚“不干就会给国家留下空白,将来就可能受制于人”。

  高伯龙院士有哮喘病,为了不影响工作,他长期超剂量服用药物。凭着执着的探索精神,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环形激光器,使我国成为自主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这就是国防科大创新团队创造的“中国韧度”!有了这样的坚韧精神,有何技术难关是他们攻不下的!

  国防科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研究中心的成立颇具传奇色彩。1997年钱学森给学校写信的建议:量子信息技术是未来科技制高点。年近花甲的李承祖教授领命担任中心主任。他说:“当时,要人没人,要设备缺设备,连我自己都是‘门外汉’,一切都是从零起步,艰难超乎想象。”

  如今,14年过去了,他们没有辜负钱老的嘱托,出版了量子信息技术专著,建立起了国内最先进的量子通信实验室。

  如今,已退休的李承祖教授依旧每天在办公室里坚持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已制定好了《2030年科研学术规划》……

  在教学大楼里,记者碰到了年轻的教员张代兵。

  2002年,他还是研究生时,和战友一起研制出了我国首个蛇形机器人。

  如今,角色已变,作为教员的他,正指导自己的学生研制无人机,准备参加即将开始的“中航杯国际无人机大赛”。所有零部件,都是他带着学生一点点地安装起来的。他给这架无人机起名叫“海燕”——只有经历了惊涛骇浪的锤炼,“海燕”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在这位年轻教员的身上,记者看到了国防科大创新的明天。记者 柳 刚 王握文 通讯员 吴建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