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院士非学术原因(2)

2011年08月22日 04:5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两个国家机构起的作用,可能在公众中的影响尚小于方舟子个人网站。

  新京报: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饶毅:需要全国性机构对学术不端进行严肃处理,以便减小损失。在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由科技部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担负起这一重要责任,这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他们应该要求国内任何需要申请经费的单位,制定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学术不端,教育部、社科院等也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饶毅

  - 人物

  饶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62年出生于江西。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在2008年回国时年届不惑,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

  两人的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声音

  翟中和:饶毅还有很多机会

  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10次机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

  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10次机会。

  翟中和今年81岁,他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加过二十多次对候选院士的投票。目前,已不再参与投票。

  对于这次饶毅没有入围的原因,翟中和说,“很难说,但肯定是根据院士们的意见。”初选候选院士,是由各个院士发表自己的意见,生物学部大约五六十个院士来投票,不是一二个人说了算的。他说,依据院士们的投票,票数比较多就通过,票数少的不通过,过程很复杂、很严格。

  对于饶毅,翟中和也讲述了三点,第一,我认为,饶毅是个好同志,工作也努力,做学问也比较好的同志,有一些成绩。第二:饶毅写“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可以的,但我认为是可以更缓和一点。第三,饶毅回国后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章,评论一些人,个别文章评论得并不是很全面。

  “因为他回国时间还是挺短的,对国内情况了解还不是很全面,评论一些问题要慎重。”翟中和院士说,他提出的矛盾、问题,可能经过一段时间会解决。

  何祚庥:关键看对中国贡献

  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

  昨日,84岁的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何祚庥说,自己与饶毅私交不错,他落选后,自己已打了电话表示安慰。但至于饶毅为何出局,他更愿意从院士的选择标准上讲一讲。“刚从国外回来不久,能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呢?关键在这一点。”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他说,虽然这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入围初选候选院士,“但我相信,施一公最后一轮时,也不一定能当上(院士),与饶毅一样的问题,回国多久?为中国做了多大贡献?”

  何祚庥院士介绍,以前有过太多这样的先例,本来在国内工作,出去后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也不容易选上院士。”不能拿国际上的科学制度来评价来看中国院士选举,对于科学水准的高低,世界是统一的;对中国科学贡献的大小,则是另一个尺度。”

  - 讲述

  院士何祚庥点评院士待遇

  为什么科学界对“院士”的头衔如此感兴趣?院士能够获得什么呢?对此,昨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1、院士一直在干活

  院士是终身不退休的,非院士则要看贡献大小,来定是60岁还是延长到65、70岁才退休。“选上院士是不退休的,工资照拿。我84岁,不如优秀的年轻人干的好,但人家工资加10%,我的也加10%,工资照加不误。”何祚庥直言不讳地说,他现在所有的工资、奖金全部加起来,每月大约在1.5万左右。

  不干活也给发工资?是不是不公平?何院士说,实际上,院士一直都是在干活,早上上班、下午也上班,虽然因为体弱多病,不见得天天8小时工作制。

  而那些未选上院士的,到一定年龄只能拿退休金。根据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或是行政工作级别不同,退休金也不同。

  2、房子也需掏钱买

  何祚庥现在住在“院士楼”,房子是8年前买的。他在解放前就参加工作,和夫人工龄加起来90多年。

  关于住房,一般是单位“分房”,员工来购买,即便是院士也得排队,主要是按照年龄排队、参考家里人口多少,不能因为院士就排到别人前面,也不因为院士就长了“工龄”。

  而作为院士,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买大一点的,其他人可能是100平米、120平米。何祚庥因为“院士”,当年买了150平米的房子。

  按照买房的规定,一年工龄则可分1.1-1.2平米房子,当时,何院士的150平米房子中,100多平米是白得的,还有40多平米,则按照当时的房价补齐。

  3、不一定有话语权

  很多人认为院士能够申请项目和大批资金。何祚庥说,这个完全是错的,特殊情况可能给点钱。

  他说,选上院士后,科学威望比较高,社会地位比较高,有时国家讨论重大问题会请去发表意见;说话的时候,可能听的人多一点。但至于说话的影响力而言,还不如方舟子,不见得是院士就有话语权。

  同时,他也同意饶毅的“成为院士后,做科学的精力大为减少”的说法。他说,院士里流行的说法是“多一个院士就少一个科学家”。不仅是中国,在国外也是的。

  所以,老院士就不愿意选年轻的当院士,成为院士后,别人会请你当校长、当院长、当市长,没有空做研究。

  此外,何祚庥院士说,拉关系能拿到经费是存在的,不是拉院士的关系,院士并不当权。同时在中国是否提名诺贝尔奖,与是不是院士也无关。

  本报记者 仲玉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