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把民生工程看成是老百姓的权利,是一种民意诉求,而不是政府的一种恩赐,一种救济。”前日,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南京民生工程建设,披露自己勉力其中的喜怒哀乐,开门见山时是这样一段话。他特别强调,要用制度性的安排解决老百姓的幸福感的问题,这对政府而言则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谈地铁建设
“绿评”的过程可以让决策更加科学完善
“其它项目我心里都有底,唯独这个地铁建设我心理压力最大。”在谈到城市建设时,季建业市长敞开心扉,表示自己也要讲讲苦衷。要解决交通拥堵,必须提高公共交通分担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轨道交通的建设。“地铁建设有几难,征地难、拆迁难,资金的筹集也难、施工组织也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根据计划,2015年之前,南京要建成轨道交通达176公里,“十二五”期间将建成3号线、4号线、10号线、通往禄口机场的6号线。
地铁移树希望群众能理解
记者了解到,今年元旦南京市政府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研究地铁建设的会议。“我分析了南京‘十二五’期间的项目,其他我心里都有底,唯独地铁建设我心理压力最大,因为地下的事情很复杂。”季建业说:“地铁施工工期有严格的要求,3年施工工期不能缩短。”但南京地铁施工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比如太平南路至太平北路段,不敢用盾构机施工,因为地下是古河道,淤泥和流沙很多。”记者了解到,地铁二号线施工时就曾在这一段出现问题,因此地铁三号线施工慎之又慎。
“今年3月,大行宫站移树引起轩然大波。”没等记者提问,季建业市长主动提及了这一“敏感话题”。“ 移树,当然不好,移树要尽量保护树。”他直言,他希望城市有更多绿地和大树,但地铁这个民生工程也要推进。“少移一棵树可能要增加投资一千万、两千万,旁边的房子要么就得拆迁,要不就移树,这有个综合平衡的问题。”季市长道出了其中的难处,移树的争论也造成了施工工期延后,这也让他很着急。“高铁的教训也再一次证实,建设施工不能赶工期,不能牺牲安全。”季建业表示,“我希望群众能够理解这个事情。”
绿评这个“障碍”是好事
移树风波之后,南京市政府出台了“绿评”制度。季建业市长笑言,这等于政府自己给自己设“障碍”,但他强调,这个“障碍”不是坏事,是好事,可以让决策更加科学完善,“本身为百姓做事,为城市发展做事,如果百姓不满意,这个事情就很麻烦。”
在随后的地铁3号线市政府站的选址中,南京市比选了多个方案,经过专家和市民咨询论证,最终确定在和平公园。“这个方案反复讨论、反复琢磨,陆冰副市长为这个选址开了30几次会议,”季建业透露。据了解,季市长为此也多次跑到政府门口仔细查看,逐一数树,考虑能否减少移树。“后来又少移了几棵树,方案公示后,城管部门优化方案时又少移了几棵树,”这些变化让季建业感到很高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