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中国中东部多省市盘踞了近一周的大雾天气2日终于出现转机,北京市气象台于1日17时10分解除了此前连日发布的大雾黄色预警。
但是,首都北京连续4天大雾弥漫,由此导致的空气质量超标问题再次令“环境监测方式、数据”成为热点议题。尤其是来自某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又一次成为网民的比对对象。监测10微米污染颗粒和监测2.5微米污染颗粒究竟谁更科学?民众该信谁?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连日大雾引发“污染忧虑”
自10月29日以来,北京连日大雾笼罩,空气污染情况恶化,有多位网友发微博指出某国驻华大使馆的监测站显示北京空气污染已达“危险(hazardous)”水平,但北京市环保局同期的数据显示,当日北京的空气污染水平为“三级轻微污染”。
“中外监测北京空气质量数据不同”成为近日的微博热点话题,不少网民在转发外方的监测数据并向环保部门提出质疑。网友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外监测标准的差异上面。
记者了解到,某国驻京大使馆主要监测PM2.5的颗粒,即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某国驻京大使馆自己建立的空气质量观察站,每小时更新一次实时记录的北京PM2.5颗粒指数;北京环保部门主要监测PM10的微粒,即直径小于10微米的悬浮粒子。
也有网友认为,口水仗没有意义,应考虑如何行动,携手改善环境。网民“北京明天更好”在微博上说:这两天空气质量极差,外国使馆也跟着闹腾,至于监测地点和方式都是专家层面的争论,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差”,那怎么办呢?是继续天天开车贡献尾气?继续使用一次性木筷毁掉森林?继续乱扔垃圾污染已经少得可怜的地下水?醒醒吧!口水仗没有意义,还是想想我能做点啥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