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迅猛
其他互动渠道,过去一年中风头最劲者,当属微博。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认为,2011年可以定作中国的微博元年。
有鉴于微博的传播冲击力,大量政务微博快速兴起。仅公安系统,至2011年9月在新浪网、腾讯网开设的政务微博已达4000余个,经过认证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约5000个。
地方上,各类“明星”政务微博也层出不穷。2011年11月,北京微博发布厅上线,一次性“打包”21个北京市政府部门和6个政府部门发言人,年底前还将迎来16个区县官方微博。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惠称,“官微”运营团队人手一册《政府微博实用手册》。这本“宝典”提醒政府“官微”发表微博文章应图文并茂,尽量使用网络化、口语化的文字表述。
其兴也勃焉,但各地政府及部门在网下对接微博的机构却不尽相同。一位在门户网站负责政务微博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他所接触的“官微”团队,有的隶属宣传部门,有的来自办公室,有的则由主管领导点名委派。
有学者指出,政务微博能否持续积攒人气,除了发布方式贴近民众之外,重要的是,能否提供民众真正需要的信息。
但微博互动的趋势不可逆转。汪玉凯认为,政务微博应与政府网站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微博问政之后,政府部门的反应需更迅速、更以人为本、更注重体察民情。
形成长效机制
汪玉凯举例,今年的个税起征点曾在网上广泛征求意见,此前医改方案也曾上网征求民意,国务院总理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在网上召开两会,这些都彰显了网络对时政的深刻影响。
解决问题,不仅要依靠上网收集“网情”,用“网言网语”发声引导舆论,更要在网下形成日常长效机制,下网办好“网事”。
以民意诉求为导向,形成部门职责对接,实际运作中并非一件易事。在政府网站建设中,四川省政府网站答复公众信件较为及时详尽,总结其经验,是因为“后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件处理流转机制。
张少彤说,目前多数政府网站在新技术应用上有显著进步,包括向用户提供移动应用、无障碍服务等。
广东、重庆等地领导批示网情、相关部门协调办理的过程,曾在互联网上公布细节,引发称赞。2011年12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郑州建立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与网下的社会管理部门条块设置相对应,“网络问政”转变到“网络行政”,“网络发言人”变身为“事项督办员”,“这一务实的转身标志着社会管理的又一次创新”。
汪玉凯认为,保持政民网络互动的势头,政府部门会不断改变自身行为,调整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提升对公众诉求的回应度。同时,也培养了老百姓的公民意识,政府部门越是吸纳网民的意见,网民就越有成就感,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良性的政民互动关系。董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