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妙解重庆发展逻辑:长百姓致富肉经济发展骨
连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亮丽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在代表们审议时引起热议。那么,重庆发展的经济逻辑究竟是什么?未来走势如何?昨日,市长黄奇帆参加江津、渝北代表团审议时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说,重庆通过超常规的改革开放和创新,既长百姓致富的肉,又长经济发展的骨头。
十次市委全会
形成完整思路框架
看到市长下团审议,代表们都很兴奋,争着发言。代表们认为重庆实施民生导向发展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发展实践中,创造了出很多“领跑”全国、举世瞩目的创新性举措,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虽然是本届的最后一次会,但每到一个团我都有同样的感受,大家热血澎湃。为什么?为我们2011年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为未来的事项安排感到很鼓劲。”代表们热烈地发言感染了黄奇帆,他说,以民生发展为导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重庆发展后劲将更足。
黄奇帆向代表们梳理了本届市委举行的十次全会:前两次与换届有关,后面的有几次与共同富裕有关,包括研究出台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另外还有研究“十二五”规划、讲民主法治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等。
“回过头来仔细看,的确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思路框架,为重庆城乡统筹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的路子。”黄奇帆说,所有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为市政府、各区县、各委办局以及企业集团等带来了全方位的活动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黄奇帆进一步解释到,如果从一个大坐标去观察重庆的发展路径,就是形成了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总体发展战略。过去30年,沿海主要靠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现在重庆加上城乡统筹一体化战略,既是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对于沿海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的路子还会继续下去,但很多沿海城市已经饱和,“可中西部还早了些,按照刘易斯拐点理论和中国国情,城市化要到70%左右才可能饱和,那我国至少还要几十年的时间。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重点会主要体现在内陆和中西部地区。”黄奇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