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宁夏西海固移民脱贫路:劳务移民顾忌无土安置(3)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
“夏天还是要回去种地的。”在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秀俞村,本刊记者见到59岁的黄风歧,作为2011年首批搬来的村民,11月10日至今,他一直惦记老家的20亩农耕地。
移民并不是简单的搬家,“搬得出”之后,还有“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任务。固原市委书记李文章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宁夏计划移民35万人,而固原市就占到了62%。为了帮助农民“一步到位脱贫”,此次移民采用“生态移民”和“劳务移民”两种安置模式,其中首次尝试的“劳务移民”安置占总人数的25%,主要通过对40岁以下适龄青壮年的培训,依托沿黄城市、重点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移民周转房集中安置。
近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约有60万农民外出打工,年劳务收入30多亿元,劳务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40%。对于这些常年在外务工者来说,能在城市安下家是他们的梦想。劳务移民正好圆了他们的梦。
但比起有补偿用地的生态移民,很多劳务移民还是有所顾虑。“虽然给一套周转房,但是土地没有了。”红沟村28岁的村民马余良向本刊记者透露自己的担忧。
如马余良一样的8万多劳务移民,将得到怎样的具体安置呢?2011年12月底,在宁夏扶贫办移民开发处处长唐宝山的办公室,本刊记者看到一份关于劳务移民的征求意见稿。唐宝山介绍,劳务移民以务工安置为主,给房落户,办理户籍手续成为准工人。由政府统一规划配置40平方米周转房,保障劳务移民入户、住房、子女就近入托、入学等问题,统一培训统一安排工作。
到2012年1月初,经征求意见,劳务移民方案将周转房面积提升为50平方米,对于劳务移民的年龄界定由之前的40周岁以下修改为35周岁以下,以保证更好的生活条件、更稳定的就业。
“农民对土地有感情”,宁夏固原市市委副书记张柱告诉本刊记者,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无土安置的劳务移民对农民是一种挑战,离开土地与城市化、工业化融合,对农民素质、劳务技能的要求很高。
贫瘠渐渐远去
2011年12月29日,64岁的原州区农民王文民一早就赶到培训班上课,一个月前,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教育培训项目刚一启动,他就开始来学习种植西红柿的技术了。
在王文民家里的日光暖棚里,满棚的西红柿硕果累累。他乐滋滋地告诉本刊记者,以前在山区就没见过种西红柿,那里靠天吃饭,根本种不活,现在西红柿卖到每斤1.4元,仅11月的毛收入就有3000元。
“跨度难度都很大。”唐宝山说,从旱作农业到灌溉农业,土地少了,灌水有了;从单纯种地到种地和打工相结合,在加大技能培训和科技培训方面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相关部门近期正组织科技力量联合攻关,以尽快解决一批制约贫困地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吴占民告诉本刊记者,下一步将加快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建设,积极开展贫困乡村农业技术培训、优良品种推广、科技信息发布和科技示范活动,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和农民的科技培训,大力推进良种良法和适用技术。
在原州区利民村,58岁的马文英在忙完自家温棚之后,马上开始打零工,就近帮村子里面盖房子盖温棚,工钱一天80元,他对此十分满足,“比老家多了好几倍。”
他开着儿子新买的摩托车奔向工地,身后,西海固的贫瘠渐渐远去。(屈一平 邹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