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翼龙”无人机打击能力逼近美国
当美国目前最先进、最神秘的隐形无人机“哨兵”坠落两个月后,中国无人机“翼龙”、“X-200”在今年情人节那天亮相新加坡航展。由于正值亚太多国下一代战机换装潮,隐形战机及无人机都是最受瞩目的焦点,“翼龙”和“X-200”也赚足了人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海湾地区、科索沃,到阿富汗、伊拉克,再到利比亚,配备了精确制导武器的无人机御风驰骋,承担着侦察、干扰、欺骗、侦察评估、信息中继、对地支援以及对地攻击等多种任务,凭借其对目标的轰炸精度以及作为空中眼睛的能力,为美国和北约最终赢得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当外界把“现代战争的战局改变者”这个荣誉称号授予无人机时,中国无人机的发展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在性能技术上有哪些亮点?无人战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该如何?
全球大打无人机牌
中国研究虽起步晚但争气
韩国《中央日报》7月报道称,“中国正在全力开发无人侦察机、无人直升机以及无人车辆等技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连续开发不需要使用人力的‘无人技术’,在无人战斗机、侦察机等方面正全力追赶已经实现实战配置的美国。”
“从战场模式上看,无人机将逐步实现武装化发展,无人机由原来只能执行侦察等作战保障任务的辅助性装备,逐渐向拥有强大火力打击能力和担负直接作战任务的一般性武器转型,各种隐身和非隐身无人作战飞机以及微小型无人机都可能投入使用,无人机在各国军队武器装备中的地位不断加重,作用不断加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在从事无人机的研究和生产,型号多达150余种。已有50多个国家在使用无人机。据德国《防御技术》报道,美国第一,以色列、法国、德国、英国紧随其后。
美国是世界上无人机的研制与装备大国,“先锋”、“猎手”、“影子”、“捕食者”、“全球鹰”等这些名字如雷贯耳。
以色列拥有的“黑豹”是世界上首型垂直起降无人机,使用倾转旋翼,能够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和降落,能够悬停,也能像飞机一样高速飞行,它重约650千克,飞行时长6小时,航程60公里,飞行高度3000米,配备全天象跟踪系统和激光目标指示仪。
俄罗斯军工一直致力于民用和侦察无人机的研究,其无人机研制继承了前苏联的遗产,拥有战略、战役和战术各类无人机。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正在从事下一代无人机的研制工作,俄空军提出,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研制全新无人机。他们展望,如果制造和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2025年无人机在俄空军飞机中所占比例有可能达到40%。
欧洲相继启动了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六国在内的“未来欧洲空战系统”计划,旨在全面研究欧洲在2020年以后的空战系统,重点关注未来应该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无人战斗机位列其中。
李大光认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无人机的研发与应用起步较晚,在空气动力、发动机、高精度导航等方面,都还存在相当的差距,目前处于追赶的态势。但中国无人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
中国无人机技术依靠自主研制。我国空军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无人机,当时主要是从苏联进口的“拉-17”无人机。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专家的撤离,解放军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催生了“长空一号”。
1966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靶机“长空一号”被称为中国的“争气机”。1984年初夏,我国自主研制的高速高空无人机终于全自动试飞成功。近十几年,我国研制成功超音速无人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超音速无人机的国家。
中国无人机曾在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中首次露面。它具有涵盖低、中、高空飞行空间,载有高科技设备且能长时间持续飞行,无人员伤亡风险等特点,一直是空军着重发展的技术。
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务
无人机军民两用优势独具
美军现役的“捕食者”和“掠夺者”无人驾驶飞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表现极佳,帮助美军官兵“足不出户”就击毙了大量武装分子。有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巴基斯坦发起118次无人机空袭,打死至少607人,其中581人为反政府武装人员,有12人属于“头目”。
“无人机能突入敌人火力圈投弹,还可以采取多种发射方式,大大提高作战效能。因此它适合于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纵深攻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任务。
另一方面,无人机使用更加安全、飞行航程更远,从战略要求上看,无人侦察机将取代有人侦察机,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力侦察机型。”李大光表示。
美国五角大楼已决定用“全球鹰”无人机全面取代目前的有人驾驶U-2侦察机,而随着“全球鹰”技术的不断升级,美军未来的航空武器库中会配备更多的无人侦察机。
在近些年来,无人机在民用方面也体现出了深入危险地带作业的优势。在国内的一些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2002年至2010年,天津海域共发生75起事故性船舶污染事故和61起操作性船舶污染事故。传统的海上污染监控通常通过船舶巡航进行,不但速度慢,成本高,而且对于一些来源不明的或未进行报告的溢油事故很难及时发现。
2月24日,天津海事局将投资300万元租用无人机在所辖海域内对海上污染物进行监控。
据天津海事局李处长介绍,无人机不需要高昂的飞行员人工成本,规模小造价低,可以长期使用,还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对近海岸的画面实现实时传递,对于距离较远的海域能录制画面。相较之下,卫星遥感一般需要24小时对高空遥感数据处理才能发现,且查看的精确度不高,只能看出大规模的油带,小规模油块基本无法看出。同时,无人机可以完成超低空飞行,而这对直升机来讲是相当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