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翼龙”无人机打击能力逼近美国(2)
发展速度世界瞩目
“翼龙”、“X-200”闪亮登场
目前,中国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际普遍关注。在新加坡航展上,“翼龙”和美国的F-35一并被称为本届航展的两大明星。包括“翼龙”在内的无人机已经开始向国际客户开放订单。
“翼龙”是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款中低空军民两用,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具备全自主平轮式起降和飞行能力。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武器。
“翼龙”于2005年5月开始研制,2007年10月完成首飞,2008年10月完成性能/任务载荷飞行试验。“翼龙”采用常规气动布局,有利于长时间巡航的大展弦比中单翼,上V形尾翼,机身尾部装有一台100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具有收放和刹车功能,机体结构选用铝合金材料、机头卫星天线罩采用透波复合材料。
俄罗斯《国防》杂志去年曾报道,中国“翼龙”等新型无人侦察机,其技术水平和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总体上已超过俄罗斯,正在逼近美国。
在新加坡航展上,来自日本、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国的客户对中国展出的首款垂直起降无人机“X200”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正在测试中的“X200”是一种长航时、大载荷、全自主、多功能无人直升机。“X200”系统全重1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20公斤,可以搭载85公斤重的负载飞行5个小时,几乎全部采用国产配件。控制系统除了传统的遥控操作外,还可以依靠机载卫星和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全自动飞行。另外,“X200”还可以搭载激光雷达,多普勒雷达,红外探测器等光电设备。
然而作为军用直升机,“X200”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续航距离过短,无法达到要求的8-10个小时,其次是受制于发动机,载重量与美国产品相比还算低,无法携带武器作为攻击机使用。“X200”的大型化版本,“X400”无人直升机正在研制中,其载重更大,续航力将更强,并且可以完成更多种类的任务。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介绍称,共轴双旋翼布局的“X200”正在进行飞行测试,有望在今年9月完成交货准备。
“在不久的将来,战场上将会出现大量无人化兵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军’,并占领未来战争的制高点。战争的形式也将从完全的物质摧毁型变成真正的局部‘手术式’,使正规战变成特种战,顺序作战变成并行作战,突然袭击也将贯穿于战略战役行动的全过程,相信未来空中对抗将更加激烈复杂。”李大光说。
■分析
无人机可与第四代战机
组成新战斗机群
近些年来,世界无人机技术尤其是其中的气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无人机一般都采用隐身设计和使用隐身材料,在使用中还可采取特殊措施提高隐身性能。在气动技术领域,各国纷纷采用飞翼布局来提高无人机的隐身效果。
此前美国波音公司陆续发展的X-45A/B/C,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展的X-47A/B,以及以法国为主研制的“神经元”无人机,英国的“雷神”无人机等,都采用了这样的气动布局。
在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无人机的自主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自主空中加油和无人机编队飞行能力已经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李大光表示,无人机在起降和发射武器时以正常姿态飞行,远距离巡航是翻过身来的,有利于减少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和向下的红外辐射。如果再辅之有源干扰,则躲过敌方战斗机的导弹进攻不是难事。若无人机的雷达反射截面(RCS)能做到小于0.003平方米,则对敌战斗机而言,探测距离将减小到40千米左右,对预警雷达则减小到50千米—60千米。
由于无人机执行任务时需要有人参与遥控,其自主作战能力有限,因而缺乏有人飞机所具有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李大光认为,隐身无人机将大量出现在未来空中战场上,并与F-22、JSF等第四代战斗机共同组成新的战斗机群。
由于无人机不需要人员直接驾驶,在设计时不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极限,完全以任务为中心。即使受到敌机超视距导弹攻击,在较近距离时采用大过载急剧机动,仍有可能逃避敌人攻击,从而减少作战损失。无人机速度可以达到超音速,大幅提高作战机动性,也可据此研究出独特战法。
李大光说,如果无人作战飞机以950千米/小时(0.9马赫)的速度飞行,飞机的使用过载15G—20G,则在水平面内的稳定盘旋角速度可以达到30度—40度/秒。有这样的能力可以与有人驾驶战斗机进行近距离周旋。
无人机平时像导弹一样库存维护和保养,战时投入使用,相关作战训练可以主要靠模拟器完成,并减少飞行中队或编队的规模。节省大量训练维护费用。
“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的机体内因为没有驾驶舱,一般可使机体缩小40%以上,微型无人机的大小仅有6厘米,可无须跑道或机场,像巡航导弹一样由陆基、海基等平台发射。作战和支援保障费可节省55%—84%甚至更高。”李大光说。(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