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记录中国共产党成长的立体史书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人民大会堂:记录中共成长的立体史书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作为中国最富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之一,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不仅是一个政治地标,它犹如一部立体史书,记录了给这个国家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足迹。
回望中共91年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其成长进步的里程碑,凸显了中共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国家生态的把握与应对。人民大会堂作为主会场,更见证了中共九大至十七大历届党代会,见证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幕幕。
花岗岩外表、琉璃瓦屋檐和周围环列的134根高大圆形廊柱……这座南北336米、东西206米、占地15公顷的大会堂,将再次成为世人聚焦的地方。记者看到,大会堂周边的人行道已完成地砖翻新改造工程,大会堂已准备迎接即将在此召开的中共十八大。
1969年4月1日,人民大会堂第一次成为党代会主会场,当天,中共九大在这里召开。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后的万人大礼堂当时被那个时代的气氛笼罩着,这从后来解密的一些影像资料中,可以略知一二。据一些当时的与会者回忆,那次会议不仅大会政治报告两易其稿,会议还采取“空前”的保密措施,人民大会堂门窗被厚厚的帘子遮挡,以至于外界称“执政党以地下党的方式举行大会”。
1973年,中共十大也在这里举行,但仍然没有摆脱“文革”的阴影。
沿着历史足迹,世人看到从1977年的十一大开始直至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最终完成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逐步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新中国以来中共历史的伟大转折。在大会堂举行的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而这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更作出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也开启连续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
与国家开放同步,1979年7月15日,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对象也不再仅限于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正式向社会开放,并扩大对外宾开放。
之后的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总结过去正反两面的经验。那次会议,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命题。
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提出这个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定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决心。
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社会进步,在上世纪90年代初,秉持“保持原有风格、体现现代化”的原则,大会堂开始了一次长约10年的大规模维修改造。期间相继完成大小礼堂、宴会厅、外墙改造等20多个大型工程项目,全面更新消防、电气、空调等内部设备。
在大会堂开始维修的前后,1992年秋,在这里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并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大会堂迎来的十五大不仅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全面部署。那次会议,中共党代会小组讨论第一次向港澳台和外国媒体开放,记者可以旁听。当时被舆论称为“前所未有的开放之举”。
10年前,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5年前,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人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外记者走进大会堂,采访报道中共党代会。
十八大即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这里将刻下关于十八大——这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的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