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记:爬天线、钻机舱……探索远望7号的隐秘角落
视频:走近“海上科学城” 看远望7号上的“黑科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远望7号船12月24日电(记者 温孟馨)远望7号是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中的最新一代,它所装备的高科技设备,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属前列。随着在船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这艘巨轮的探索也逐渐深入。
钻进甲板上的“球”和“锅”里
无论是追踪测量航天器,还是进行数据传输、岸船通信,天线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因此远望7号区别于其他船只最明显的地方,便是甲板上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各种天线。它们有的长得像“锅”,有的长得像“球”,而它们的内部则别有洞天。
天线内部的空间普遍比较狭小,遍布着各种线缆和机械,通过这些机械,它们能够转动起来,对准目标发射或接收信号。无论是进出天线还是在天线内部各层之间上下,梯子是最常用的工具,因此要在天线内部进行拍摄,优秀的攀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要学会灵巧地爬上爬下,在天线内部工作还要时刻注意脚下及身旁。由于空间有限,天线里的每个角落都堆满了叫不上名字的机器,稍不留神就可能磕伤。地板上总有几个用于连通各层的大洞,一旦跌落势必重伤,因此每迈出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观察好了才落脚。
甲板上还有一个“球”与众不同,它就是经纬仪。经纬仪并不是天线,而是一个大口径望远镜,用于跟踪目标并实时录取图像。经纬仪的内部十分宽敞整洁,球形外罩打开后景色也非常怡人。
无论是天线还是经纬仪,它们都是航天测量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而钻进它们内部一窥究竟的经历于我而言也像是一场探险,充满着新鲜与未知。
最摇的驾驶室和最吵的机舱
尽管背负着重要的航天测量任务,远望7号始终是一艘船,航行是它必不可少的功能,而这就要依赖于最上层的驾驶室和最底层的机舱了。
其实,船舶在航行时,各个部位的摇晃程度是很不一样的,越是靠近船只上部和前部,摇晃会越明显,而下部和中间位置则最稳当。所以住在高层和船头的船领导们,他们的住舱其实比普通船员的要更摇晃,不过全船最摇晃的地方还要数驾驶室。
驾驶室由于需要有开阔的视野而位于全船最高层,并且在船头最前方,因此也承担了远望7号最多的颠簸。每次前往驾驶室,我都感到很难保持平衡,站立不稳,待的时间长了甚至还会出现晕船反应。舵手们告诉我,远望7号船身较大,又有先进的技术减少摇晃,他们已经很少被晕船所困扰了,过去在小船上驾驶,舵手往往需要用绳子把自己绑在驾驶台前以免摔倒,同时身边放着垃圾桶来应对晕船导致的呕吐。
而船底的机舱虽然不会受到太多颠簸的困扰,但却更不适合人长期停留。虽然船只的主机等设备都安放在此,但机舱可没有驾驶室那么开阔的风景和整洁的环境,闷热和嘈杂是它的主要特点。由于想要拍摄到主机等关键设备,我曾进入机舱一次,但我再也不想再去第二次了——门一开,设备散发的热量就扑面而来,让我连退三步,而更叫人烦躁的还要数机舱里时刻不停萦绕的噪音,据船上的轮机工程师说,这里的噪音接近100分贝,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耳膜内陷等问题。所幸远望7号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许多工作都可以在安静漂亮的集控室里用软件操作,工程师们只有检查维修设备时才需要短暂地在高分贝噪音中工作。
房间里到底藏着多少好吃的
在上船之前,曾有许多人提醒我,远洋航行一定要带够零食,因此我带足了能装满一个小行李箱的量,然而我发现,这远远不够。
刚上船时,我以为我的零食会吃不完,被我搬回北京,然而本周(12.17-12.23)我从北京带来的零食正式告罄,我开始依赖于船上发放的坚果和其他船员热情的分享,也就是在此时,我才发现,原来船员们带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好吃的上船。
最受欢迎的可能是各种辣味的小吃和膨化食品,不知道为什么,出海时间长了以后,大家的口味都变重了,清淡的零食固然健康,却无法满足船员们的舌头。
当然,家乡特产也是船员们的最爱,远望7号一年有200多天都在海上,家乡的味道能很好地缓解船员们的思乡之情。
泡面、焖烧杯、自热火锅等也是一大“流派”,热气腾腾的宵夜总能让人食指大动。
甚至还有船员在船上搞起了种植业。船员周从健在自己的房间里种了一颗菠萝,目前已经长出了根,虽然它生长缓慢,但长势良好,在未来的航行中,或许周从健可以和同事们一同品尝自己亲手种的菠萝。
对于远望7号的船员们来说,零食的意义可不仅仅是解馋。当他们互相交换着零食,品尝到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同舟共济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