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水利部部长陈雷等介绍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图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张勤 摄
中新网1月31日电 香港《大公报》31日刊出社论说,一直以来,水利建设相对滞后,不单跟不上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有时还属严重忽略。不少地方对水利不单未作新投入,还让设施老化败坏效能衰退。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反映了国家对长远发展战略具有敏锐眼光和清晰目标,而在此时推出更属及时雨,有良好的选择战略时机的敏感度。
文章摘编如下:
日前中央发布了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为今年中央的第一号文件,这如之前的多个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相关,但又远超三农范围,其出台反映了国家对长远发展战略具有敏锐眼光和清晰目标,而在此时推出更属及时雨,有良好的选择战略时机的敏感度。
文件指出水乃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及生态之基,故不仅事关农业农村,还影响到防洪、供水、粮食、生态、经济及国家安全等多方面。这确是全面而准确的描述,而采取的政策及其目标范围亦颇具体和全面。首先,在投入上加大了力量:十年内达到四万亿元,年均投入为去年的两倍,并从卖地基金中提取一成作为资金来源之一,希望通过五到十年努力,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此外,投入目标包括大小江河流域整治、提供灌溉用水、防治水患、水源综合利用和保障饮水安全及环保等多方面,比较周全。
强调水利建设实有全球性及中国本国的重大意义。近年全球气候转趋极端化,虽说有气候的周期性现象的影响,但看来还可能有新变异出现,如去年俄国的大热大旱,和今年澳洲的如圣经预示的大洪水等,都是前所未有或极罕有者,而中国此类事例亦多,均做成巨大的民生不便及经济损失。为应对全球大气候的可能恶化,及早改善水利设施乃极具针对性及前瞻性的战略决定。
在中国本国来说,三十年来尤其近十年发展迅猛,生活及生产水平急速提升,但水利建设却相对滞后,不单跟不上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有时还属严重忽略。不少地方对水利不单未作新投入,还让设施老化败坏效能衰退,实是在吃老本。
水利建设及投资牵涉到许多深层体制问题,必须及早进行改革,实行投入、发展与改革并进才可事半功倍。过去农村水利依靠人民公社组织农民进行建设,形成了较好的集体投入机制,虽然贫穷落后但公共设施如水利等的状况相对较好。农村实行土地承地承包制后这些机制受到破坏而未有补充,乃导致水利建设被忽略的根本原因之一。到近年,有关建设还受到一些歪曲性的误导思维影响,如认为投资过多消费不足,和国富民穷要多分红利等。然而中国仍处初级发展阶段,如水利建设远不足够便是明证,在此时期还须由国家主导作大投入,事实是投资不足而国家也不够富。
因此这次大搞水利,不应单就水利建设看待,还要同时改革公共货品供给不足的体制问题,和消除各种不利发展的误导性思维。如能做到这些则不单水利受益,其它诸如文化、教育、医疗和科技发展等,都将受惠不浅。希望有关水利的一号文件,能开拓中国发展新篇。
参与互动(0) | 【编辑:程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