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文化习俗 中国福建移民更易融入新加坡社会(2)
熟悉的文化习俗
张爱平中医师(49岁)同样来自中国福建省的漳州,在本地定居4年多了。他当初是受聘于新加坡中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最近合同到期,自己出来开了一家中医诊所。
张爱平说,自己懂得福建话,确实为沟通带来很多方便,和病人、学生或客户交谈,经常都会用到。
来新加坡之前,他已经知道这里有很多福建籍贯的华人,毕竟很多祖辈是以前中国南来的“过番客”,自己以前在中国时也有遇过回乡探亲的新加坡人,因此来到这里看到很多人会讲福建话时一点不感到意外,只是他却没想到,这里有一些印族人或马来人竟然也会说简单的福建话。
张爱平现在已是本地公民,他觉得融入本地社会一点都不难,而且觉得周围很多人与事,和他的家乡非常相近。
他说,本地的中国新移民当中,有很多是来自中国北方,但是好些本地人并不知道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他自己就觉得在一些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甚至处事方法等方面,自己和本地人反而比较接近。
最让张爱平感到亲切的,则是本地的歌台和一些小吃。他说:“小时候在家乡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看到有人搭歌台,我们叫‘对台戏’,来到新加坡也看到这些歌台,台上唱的歌也很熟悉。”
现在在他的家乡,歌台反而少看了,随着乡里很多年轻人都到城里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这种传统文化逐渐淡化,歌台文化反而在新加坡保存得很好,留着他对歌台的一种童年回忆。
此外,一些食物如红龟粿、萝卜糕、笋粿、春卷等等,都是他小时候经常吃的小吃,这些拥有家乡味道的食品,如今在家乡也可能都不常见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好多旧的、传统的东西都被冲淡了。
张爱平说,这些童年时代经历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反而在新加坡更能够感受到,感觉中这里很接近自己的成长环境。
福建话没想象中普遍
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土木工程系四年级的杨燕燕,来自福建省泉州晋江。在她小时候,经常有些远房亲戚从南洋回到福建探亲,大家会说起南洋一带有很多福建人,因此她印象中就觉得这里会有很多人懂得说福建话。
来到这里之后,她倒是觉得福建话在本地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普遍,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也没什么必要用到。
杨燕燕注意到的是,真正会用福建话交谈的几乎都是老一辈的,年轻一辈的本地人会讲方言的已经不多了,能够以方言流利沟通的就更少,而且这里的环境也没有说方言的必要,本地人交流的时候主要还是以华语或英语居多。
杨燕燕说:“我真正需要用到福建话的场合并不多,除了去参加民众俱乐部的一些活动,如过年和圣诞节期间当义工,到老人院去探访老人时就可以用方言和他们交谈和沟通。”
此外,她也参与会馆举办的活动,如中秋节聚会,她说听到那里的长辈说的方言就像妈妈说话一样的音调,感觉真的特别亲切。她也只有在这类场合,才会有机会接触到福建话。
杨燕燕说,自己来自福建的身份以及懂得说福建话,并没有带来什么明显的好处或优势,但来到新加坡后相对来说不会像很多来自北方的同学一样,感觉到一种文化冲击,而是对这里的文化习俗都觉得很自然,因为大家的文化背景本来就相似。
比方说中元节时,四处有搭歌台的活动,也有各种祭拜仪式,这些民间习俗有不少是福建人的传统,因此看到了并不会觉得奇怪。
她举例子说,中元节期间,学校食堂里还会有一张桌子摆放着供品,是由食堂的小贩一起贡献的。对她而言,这是很平常,一点不感到突兀的现象,但是对一些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奇怪,甚至认为这是迷信,而不知道这是一种民间传统,是一个祈求平安的仪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