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泰国感受汉语热 汉语教学助推当地社会发展(2)
一次培训成为良师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广勇
距离清迈30公里外的黛萨格中学是当地一所普通中学,记者来到这里时,高三的一个汉语班正在上课。教室里,灯笼、大熊猫等中华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墙壁上的中泰两国国旗特别醒目。20多位学生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去北京”、“看长城”、“游故宫”,发音十分准确。
正在上课的苯佳玛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刚从师范学院毕业时,上课不知道怎么教学生,在教授发音、语法和写作时,都毫无章法。后来得益于清迈大学孔子学院的帮助,她经常参加孔院组织的泰国本土教师培训班,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还获得汉办提供的奖学金去中国学习,在语音、语法和教学方法上都受益匪浅。现在还经常带学生参加孔院组织的中国文化活动,对学生学习汉语很有帮助。
记者从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了解到,在负责泰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有3000多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但最严重的困难是师资水平差,仅有1000多位中文教师,而具有本科学历的汉语教师仅占1/3,其余教师仅仅会说简单的中文。为了帮助泰国提高师资水平,孔子学院持续举办本土教师培训班,仅2011年就培训3073人次,还组织500多位泰国教师赴华学习,大幅度提高了泰国中文教育师资水平。
谈起老师参加培训前后的变化,一名叫帕差的学生告诉记者,“老师就像换了个人,掌握了很多授课技巧,能够吸引学生,大家都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考、练习,感觉学汉语没有以前那么难了。老师的相关知识也丰富很多。”他说,泰国北部与中国的交流越来越多,自己学中文,不仅是为了好找工作,还是为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清迈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俞勤伟告诉记者,孔子学院培训泰国本土教师时,十分重视培训教师掌握上课技巧,因为汉语教学听说读写各方面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学院总结了泰国和中国教学经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传授给泰国教师。
清莱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白玉国表示,针对泰国学生上课活泼的特点,培训泰国教师时强调结合教材、设置场景,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利用实物、幻灯片等配合授课,并通过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泰国本土教师培训课示范讲课时,记者看到有位老师拿来一篮子水果,教学生记住水果名字,还有教师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兴趣。受训教师分成小组,热烈讨论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他们告诉记者,参加师资培训最重要的是学到了上课技巧、懂得了如何与学生交流、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参加培训的诗丽蓬老师说,“新学期刚刚开学,有了在孔子学院参加本土教师培训的经历,懂得了如何吸引学生兴趣、掌握教学方法,自己再也不怕站在讲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