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泰国感受汉语热 汉语教学助推当地社会发展(3)
一个载体造福社会
本报驻泰国记者 暨佩娟
从泰国首都曼谷向东南方向驱车100公里,来到位于春武里府的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主教室里,中国公派教师刘建东正在讲授汉语听说课,学生们全神贯注做着笔记。教室墙上,悬挂着中国结和剪纸作品。标题为“中华饮食与文化”、“饮茶与养生”、“茶的历史”等几块图文并茂的中泰文展板精美醒目。展览室的橱窗里,一个人体针灸模型和中泰文《中医临床舌诊》等教材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东方大学孔子学院是泰国第一家在推广汉语语言文化的同时,引入中华医学文化为其主要载体的孔子学院。“通过汉语学习促进对中医文化的理解,通过中医知识的学习加强和巩固对汉语语言的应用,在中国语言和中医文化的相互交融中,泰国学生可以更充分感受中国元素,领略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运用中医救治病人,也使当地百姓切身受益。”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缪立懿对本报记者说。
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一直积极将中医文化教学项目引入泰国,每年邀请中医专家赴泰交流,内容包括学术交流、保健咨询、临床医疗、医师培训等。来自中国的中医还受邀在大学医院开设门诊,参加泰国皇家医疗队,免费为当地民众提供中医诊疗和健康咨询,得到当地高度赞誉。
东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中文系主任普墨林经常为中医专家担任翻译。“大家都很惊讶,为什么只是搭住病人手腕,就能把病症说得这么准确?”回忆起当时情景,普墨林很兴奋:“针灸尤其让我佩服!有位病人原本已经半身瘫痪,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后,居然可以在家人搀扶下走路了。大家都感叹中医好神奇!” 中医诊疗结束后,许多病人都相互询问治疗效果,回答都是“比以前好”,大多数病都被完全治愈。东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维吉蒂拉巴妮说:“可惜中国医生只来了几个月,但他们将医术传授给泰国医生,会使更多泰国民众受益。”
普墨林将很多中国医书翻译成泰文,对中药也越来越信任。“以前我每次去中国,都会随身带一些西药。现在只要有同事去中国,我都会让他们帮忙带回一些藿香正气水、板蓝根冲剂等中药。每当有朋友要治疗长期性疾病时,我也会向他们推荐中药。”
在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医文化的泰国各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教师、医师和学生经常到中国参加培训,包括中医汉语、中医养生、针灸推拿、野外中药辨识与采集、中医药膳等。学员们还亲自到山上学习采集各种中草药,他们都很惊奇,中医居然能将众多植物用来治病。学员们还观摩了针灸推拿,在中国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操作。
泰国宣南塔皇家师范大学泰医专业的教师甘塔蓬表示,通过培训,他学到了太极拳、八段锦、针灸推拿等方面的中医知识,受益良多。他将积极学习中医文化和中医诊疗技术,将其应用到医疗和教学中。东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威莱说,她希望东方大学能开设一门中医课程,由孔子学院安排中国医学专家来授课,她已经建议泰医学院修改课程,将中医纳入其课程。
不少经过培训的泰国医生将中医与泰医等传统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进行对接,吸引了众多病人前来问诊。在东方大学医院,经常有求诊的人们排成长队。老人们每天都来跟中国医生练习太极拳,还带来早餐茶点和中国医生一起分享,因为“中医和中国文化为每个人带来了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