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蛟龙”号研发历程:木块塑料管造实物模型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工作涉及到潜水器布放与回收、水声通信、母船配合、气象保障等十几个部门、众多岗位。如何团结协作,是海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海试队员倡导“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理念,靠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拼搏奉献的智慧汗水,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念,向世人展示了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英雄品质。
瞄准7000米 请出老专家
上天不易,下海亦难,不是夸张之辞。1961年,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3年后,美国的“阿尔文”号才第一次下潜到1800多米的深海。
随着海洋事业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加大了对海底矿区的勘测和研究投入。2001年,我国在东太平洋海域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对深海资源勘察的技术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2001年1月,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组织国内海洋领域10位院士和15位教授级专家及外交部、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集聚一堂,对我国研发载人潜水器进行深入探讨。经过反复争论,与会专家形成共识:载人潜水器的研制一步到位,避免重复,深度可以定为7000米。
2002年6月,科技部批准了“关于启动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请示”,予以立项,刘峰被任命为海试现场总指挥。
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获批后,刘峰马上就把这一喜讯告诉国内著名的潜水器专家徐芑南,希望他出山,担任载人潜水器本体总设计师。此时,徐芑南退休在家已经6年。
“国内这方面的专家很多,我已经退休了,还是另请高明吧。”徐芑南婉言谢绝。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所(以下简称702所)位于无锡,徐芑南家住上海,来回上班不大方便。再加上702所当时没有返聘制度,如果开了先例,一些制度也要随之变更。针对这些情况,刘峰便直接给时任702所所长的高焕秋打电话,沟通了两个多小时。
徐芑南被刘峰的真诚打动,答应担任总设计师。
于是,一套由国家海洋局作为项目的组织部门,中国大洋协会作为业主负责专项组织实施的载人潜水器研发队伍成立了,包括载人潜水器本体总师组、水面支持系统、潜航员培训专家组等。此外,还聘请了项目监理公司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全程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