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揭秘“蛟龙”号研发历程:木块塑料管造实物模型(3)

2013年05月20日 11:15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参与互动(0)

  4次海试书写“龙”之传奇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工作涉及到潜水器布放与回收、水声通信、母船配合、气象保障等十几个部门、众多岗位。如何团结协作,是海试成功的关键因素。海试队员倡导“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理念,靠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拼搏奉献的智慧汗水,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念,向世人展示了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英雄品质。

  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海试工作进展,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等高度重视海试工作,每一次海试都成立了海试领导小组,这些为前方作战的队员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和思想动力。每当有下潜深度新的突破时,有关领导总是及时发送贺信表示祝贺和慰问。

  2009年8月6日,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率领1000米级海试队从江阴市苏南码头起航奔赴南海。50米深度是载人潜水器的第一潜。谁料,水声通信不通,潜水器与母船无法取得联系,超短基线定位系统也不能准确测定潜水器的位置。第一大困难摆在海试队面前。

  晚上,现场指挥部成员连夜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研究,指挥部决定下潜期间关掉一台主机,低速旋转,减小噪音。同时,声学部门也更换了一根影响通讯的电缆。

  难题解决之后。2009年10月3日,3位潜航员成功下潜到1109米深度,胜利完成1000米级海试。

  2010年5月31日,“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队再次奔赴南海。6月20日,叶聪、杨波等3位潜航员进行第26次下潜。此前,为了查找一个故障点,海试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下潜、排查。潜水器只有超过1800米深时才出现接地检测值超标,一旦上浮,故障就无法复现。接地值长时间超标,海水对电路的腐蚀将会急剧累加,从而严重腐蚀线路,潜存着灌进海水的危险。

  叶聪等3人在下潜时,一位老专家说:“我们这次要尽可能下潜深一些,让故障充分暴露出来。”

  年轻的潜航员们表示赞同,但他们深知,故障暴露得愈充分,身处的环境就愈危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当他们下潜至1800米深处时,忽然发现接地检测数值升高。“别慌,先分阶段排查。”老专家通过通信系统为年轻人支招。

  “好的,我们先做分阶段排查。”潜航员叶聪和杨波沉着冷静,靠科学判断和勇气工作着。下潜深度达到2400米时,他们几乎把潜水器上的设备全部断电一次,才初步找出出现绝缘故障的位置。3000米级海试经过17次下潜,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2011年7月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队第三次从江阴出发,这一次远赴东北太平洋的我国多金属结核矿区。

  天气似乎在考验这批海试队员。5000米级海试区天气一反常态,变得异常恶劣,五六级大风常刮不止。抵达试验海区后,海试队在大风中下潜两次,布放和回收潜水器面临巨大压力。在第三次下潜前的现场指挥部会议上发生分歧。下,还是不下?指挥部里出现不同意见。

  “不能下!风这么大,我无法保证水面支持系统能把‘蛟龙’号顺利布放和回收,出了事情谁负责?”副总指挥余建勋不同意下潜。

  “现在的风力就是这样,总不能一拖再拖,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崔维成说。

  其他人有支持下潜的,有反对的,双方僵持着,争论几乎达到白热化。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说:“我们现在的协调配合能力远远超过了1000米级和3000米级海试的时候了,要勇于担当,有困难不能怕。”

  刘峰最终拍板:选择介于临界的海况下潜。7月27日8时53分,在瓢泼大雨中,“蛟龙”号潜入海底,突破5000米大关,潜至5188米深度。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副局长王飞等领导非常关心海试工作。由于试验海区与北京有6个小时时差,刘赐贵、王飞等领导常常在深夜观看“蛟龙”号下潜的现场直播。此外,他们还多次与海试队员进行视频通话,详细了解海试现场的情况,慰问、鼓励海试队员。“蛟龙”号突破5000米深度后,党中央、国务院及科技部、中船重工、地方政府、参试单位等纷纷发来贺信贺电。

  2012年6月3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队第四次从江阴出征。这一次的任务是突破7000米深度。

  6月24日,马里亚纳海沟试验区风雨交加。北京时间9时07分,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名潜航员的驾驶下,顺利到达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的海底,在世界载人深潜的榜首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我们,叶聪、刘开周、杨波,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3位航天员‘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喜闻‘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向叶聪、刘开周、杨波3位潜航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海天祝愿很快传为佳话,为国人津津乐道。7000米级海试也在这样的祝愿和激励下实现了目标,对潜水器313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对关键指标进行了多次充分验证。试验取得了宝贵的地质样品、生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和水样,摄录了大量海底影像资料,是目前世界科学家利用载人潜水器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海底获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志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蛟龙”号海试成功为科学家研究和揭示深海奥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充分展示了“蛟龙”号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海洋探索了一条集成创新之路,也为中国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和第一批潜航员队伍,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赵建东)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