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国海南公路:日军开发与掠夺之网(图)(4)
“路通财通”到“路通财失”的悲剧时代
遥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琼岛人民坐在改造的汽车上,摇摇晃晃,一路颠簸。那改造过的车因天气炎热,拆掉了封闭性的车体,仅有顶棚、护栏,近乎四轮马车。
1937年5月,一封“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处致实业部公函稿”中提到,“查琼崖全岛公路,已筑成环岛省道及各县县道,共约三千余公里,惟所成县道几大多偏集于该岛东北部……为巩固全岛国防,普遍发展地方经济起见,计划完成全岛省道之全线交通;增筑岛南腹部各县间联络公路,以开发黎地,及腹部重要产区与出口海港之联络;将内地政治商业中心区域及原料产地,与海岸铁道线及出口海港直接联络……”
林日举的《海南史》中,对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海南岛的掠夺进行了描述。首先把铁矿作为掠夺重点,因此一开始就要投资铁路、港口、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掠夺农、林、牧、渔业资源;再次投资工业生产进行掠夺;最后垄断贸易与金融。
因此,在日本侵琼期间,虽然道路、桥梁、港口、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快,但海南人民赖以生存的资源物产大量损失和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交通的垄断,又使琼岛各方面与世隔绝,社会经济急剧倒退。
司徒尚纪的《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一书中提到,海南的特殊地位和资源成为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窥见和角逐对象,特别是日寇以杀鸡取卵方式造成海南近代开发史上的空前浩劫。即便有爱国华侨和民族资本的努力,但本岛开发已不可能产生根本转变,海南经济凋敝,满目疮痍。
研究海南近代公路史的结论是,只有和平年代才有“路通财通”的美景,当战火硝烟弥漫全岛时,“路通”只会令“财失”得更快。海南环岛公路,从侧面折射了一个悲剧时代。
海南交通史话·民国公路
遥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琼岛人民坐在改造的汽车上,摇摇晃晃,一路颠簸。那改造过的车因天气炎热,拆掉了封闭性的车体,仅有顶棚、护栏,近乎四轮马车。
从民国初年至1939年日军侵琼之前,海南岛的公路在时建时停、断断续续中修建了起来,其中不乏刺激性政策和开创性办法,海南道路的修筑成果斐然,也由此促进了海南岛当时的运输业和商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