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名电白县沙琅镇观青村委会学山波、门口岭和尖尾山等村小组,2009年才修筑好的农田引水渠至今已经“罢工”近两年。由于没有灌溉用水,当地农民开始“被逼”改种花生等干旱作物,甚至出现农田大面积丢荒,部分村民得掏钱买米做饭。
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初罗西干渠,担负着罗坑、沙琅、黄岭、霞洞四镇2.5万亩农田灌溉和10万人的饮水重任。罗西干渠的水来自茂名市两个大型水库之一的罗坑水库,通过铺设在沙琅江河床上的跨江建筑物“反虹吸”输送到沙琅、黄岭和霞洞等镇。
然而,从2000年之后,偷沙行为越来越严重,导致河床下陷。2007年5月,当时当地发生“5·19”特大洪水,罗西干渠沙琅江“反虹吸”设施被冲毁,造成中下游的黄岭、霞洞两镇2.2万亩农田失灌。
2009年7月,“反虹吸”设施修复仅一年左右,再次被洪水冲毁,中下游的农田再次失灌。当地村民把引水渠“罢工”的矛头指向沙琅江的大华沙场,并称是大华沙场的采砂导致河床下陷,罗西干渠沙琅江“反虹吸”被冲垮。
在当地政府部门看来,“反虹吸”设施被冲毁的主要原因是年久失修,但他们同时承认也存在采沙的因素。
◆水利短板 归村组集体管理的农村末级渠—导渠和毛渠,在农村生产责任制和农业税负取消后“群管”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管理者,造成传统的灌溉区“失灌”,也降低了灌溉效率。农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对水利设施小修小补“见烂补烂”。
管理之痛“最后一公里”肠梗塞
“仅去年一年,我们村的水稻就减收15万斤。”五华县横陂镇红光村村支书魏仲进说
◆水利短板 水源、渠道之间多头管理,重建设、轻管理,基层政府减少甚至不再进行建设和投资;用于维护水道的水费收缴困难,加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经费难。
“如果灌区田间工程配套步伐缓慢,运河改造的效果也打了折扣。”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局长卜伟说,尽管运河存在老化等问题,但目前制约农业发展的,仍是“支斗毛渠”缺乏修缮。
修建于1966年的茅山渡槽,属于雷州青年运河四联河的末梢。这条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构造的渡槽,距离地面有6米多,承担着吴川、化州多个村庄的灌溉用水任务。如今渡槽内杂草丛生,渡槽连接处漏水,仅能作为历史纪念物矗立在空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