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理由】
二氧化碳,这个和全球温室效应、哥本哈根会议上大国谈判博弈联系在一起的词,似乎离市民还很遥远。多数人不知道,它其实已悄然走向你我的生活,并将深刻影响着我们。“碳”,也可以进行买卖交易,超额完成碳减排量指标的单位,可将剩余的碳指标,出售给未完成碳减排量指标的单位。此前,厦门企业已成功完成国内第一笔“碳交易”,而目前厦门市正在筹备建设碳减排量交易试点,开展低碳城市建设。那么,这个“碳指标”是啥?有何价值?如何交易?它又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焦点】厦门建筑将被分配“碳指标”
在碳减排量交易所,人们进行“碳交易”,这听起来有点玄乎,可是不久的将来,它可能在厦门实现。
一家单位进行节能改造,减少了碳排放,并超额完成碳减排量指标,那么剩余的碳指标就可以用于交易,出售给未完成碳减排量指标的单位。《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在厦门将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和碳排减量交易试点。
厦门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张建全告诉记者,厦门碳减排量交易所正在筹建中。目前,厦门市已经请了一家德国的公司,为厦门市测算建筑物碳减排量。指标测算出来后,各建筑的碳减排量指标任务将分解下去,以后这些单位就可以在交易所进行碳指标交易。
那么什么是碳指标呢?其实它是把地球当做一个整体,比方说像一个家,每个国家成员都往大气层排二氧化碳,会增加温室效应。于是大家坐下来谈,一起限制碳排放量,并根据情况,给各个成员不同的排放份额,也就是碳指标。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教授级高工赵士怀说,“碳交易”通俗地说,就是某个成员排放太多碳,超标了,必须向少排放的人买指标,以控制整个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量。减排任务逐步下达到一些国家,分解到各个省份、各个企业。
目前,碳交易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成熟,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
把低碳延伸到建筑领域 世界上不多见
据了解,厦门是全国在建设领域首个CDM(清洁发展机制)示范项目城市,换句话说,厦门是全国率先进行建筑减碳交易的城市。张建全告诉记者,把低碳延伸到建筑领域,进行建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减排行为,世界上并不多见。
据介绍,此次厦门把建筑分为宾馆、大型公共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商住楼等六大类,对共计3000多个项目建筑能耗做了采集工作,基本确定了基准能耗参考值;此外,已初步选定最具备条件的集美新城西亭中心区,作为首批低碳示范区之一。
据了解,厦门主要是对建筑的电能耗、煤气等能耗进行测算,然后换算成碳排放量。据了解,通常3千瓦时电需要消耗1吨标煤,而节约1吨标煤就等于减排了2.5吨二氧化碳,照此换算,节约3千瓦时电可以减排2.5吨二氧化碳。
据介绍,由于建筑碳减指标及其交易,可供借鉴的做法较少,目前厦门也将科学测算碳减排量,为碳交易平台建设提供有效基础,并将拟定相关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
闽企卖出国内首个碳减排指标
早在2009年11月,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成功将6266吨碳减排指标,出售给上海济丰纸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用于中和该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在上海济丰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是机缘巧合,当初天津排放交易所找到我们,说需要购买碳减指标,我们手头正好有南平顺昌洋口水电站节能减排的碳指标,大家一拍即合,促成了该笔交易”,厦门赫仕总经理黄玉彬告诉记者,这也是她做成的第一笔碳指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