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 “高增速下降PM2.5世界无先例”
新京报:PM2.5若纳入新标准,实施是否有难度?
贺克斌:反映问题靠监测,解决问题靠减排。减排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都是在短时间内检验了一些措施,看到了一些效果。矛盾是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能源尤其是煤炭消耗大。在这么高速增长的同时,又要解决PM2.5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先例。面临的矛盾会比较大,需要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京报:其他国家没有这种矛盾吗?
贺克斌:《雾都孤儿》反映的是上世纪40年代伦敦的环境问题,洛杉矶烟雾事件也是40年代,而他们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逐渐缓解,用了40年。我个人认为,我们不会重复他们的历史。但是,他们那时候GDP增长率不是那么陡,而我们是非常快,煤炭等能源消耗量那么大,这是他们当时没有的情况。从这方面看,我们减排PM2.5的难度要比欧美大得多。
新京报:新标准实施后,是否会受到利益相关企业的阻力?
贺克斌:交通和机动车是排放PM2.5的重要方面。所以新标准的实施,对造车企业的技术水平,供油企业的技术水平,都会是考验。
按计划,今年1月1日全国都要实施国四标准,但现在是汽油车做到了,柴油车还没做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石油、中石化没能按时供上国四标准对应的柴油,油里的硫含量没有降下来。
新京报:地方政府在新标准实施后,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贺克斌:地方政府肯定有担心,公布了之后,空气质量会从比较高的达标率变低了。
但环保部的一位领导曾经说过一句话:现在的空气质量评估,评估的污染物种类相对偏少,制定的限值相对偏松,所以现在的达标率是一个低水平的达标率。就像考试,试卷难度小,大家的分数都高;难度增加了,大家的分数就都低了。
对策 “PM2.5限值就低仍面临执行难”
新京报:新标准征求意见稿中,PM2.5的限值是年均浓度35,日均浓度75,你认为这个限值是高还是低?
贺克斌:以大家对空气质量的期盼来看,是松了;但对中国目前的状况,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程度,又是难度比较大的。所以是很矛盾。
新京报:新标准实施,是否要看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贺克斌:环保部说的是2016年实施。地方的领导也要权衡,是晚参与,还是提前实施?各有利弊。
如果早参与的话,数据公布后,老百姓会问,什么时候能降下来?减排会有压力。晚实施的话,老百姓还会问,是不是我们这里污染很重?到现在还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