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者被拒城市之外 职业成"农民工"身份象征
农民工“入市”
以改名始,却不可止于此
又是一年春节。车站、码头,他们从车水马龙的城市,动身返回千里之外的故乡,那里才是他们的家。
日常,他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事着艰苦繁重甚至危险的工作,却常常遭人白眼。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
日前,广东、河南两省的省委书记均提出为他们改换称谓,以帮他们早日融入城市社会。1月11日,河南八名律师学者上书国务院,提请变更“农民工”称谓。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已经成为中国从上到下共同的呼声。但是,如何彻底的让他们与城市居民融合,完全享受应得的权益,在目前看来仍是一个难题。这个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各个层面,消除隔阂,绝非一日之功。
困
城市建设者被城市拒之门外
“农民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通常指的是“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这可能是当今中国最司空见惯却又令人无奈的一个概念。
据《人民日报》数据,到“十一五”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占全国加工制造业总数的68%,建筑业的80%,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的52%。在挥汗如雨的建筑工地上、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在恶臭扑鼻的下水道里……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血汗劳动和低廉的工资,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说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最大功臣之一,并不为过。
然而,与他们为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相比,他们的地位却常常被忽略,甚至遭人白眼,被“特殊对待”。有农民工在公交车上为人让座时,却被嫌弃坐过的座位太脏。亦有城市为举办大型运动会,清出10万所谓“治安高危人员”。更有某地封住道路,禁止外来务工人员通行,只许本地人通过。
这些只是表面的歧视,更深层面的还表现为:同工不同酬,工资得不到保障,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就学艰难——虽然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却难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应有的权益。
当城市被作为文明重要标志之时,农民工一方面以双手建设着城市的高楼大厦,另一方面却无奈地被这种文明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