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游子回家路漫漫 “寸草心”难报“三春晖”

2013年02月09日 0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专题

[提要]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春节,这个古老的民族节日,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异化之痛,这里集中交融着当代中国人的怕和爱。

[艰辛:“抢”出来的回家路][匆匆:囧途上的中国式休假]

[情怯:回乡的“怕”与“爱”][望乡:回不去的城市留守族]

    2月7日,从香港载着312名旅客的KA660航班抵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据福州机场边检站介绍,该航班上的乘客大部分是祖籍福建的从海外经香港搭乘该航班回乡过年的华侨、华人。春运启动以来,福州机场边检站查验出入境旅客28000余人次。中新社发 刘可耕 摄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李雨昕)鞭炮声声辞旧岁,又是一年归乡时。对于在外辛苦一年的游子,哪怕归乡如奥德修斯般艰辛,也要不惜一切。但除了春节,游子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匆匆忙忙,忙着柴米油盐,忙着人情世故,忙着功名利禄,在父母的期许下向前飞奔,却忘了父母还在原地等待,与他们的距离越拉越大,越来越远。

  难回家 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不孝子”

  “新24孝”令不少年轻人成了“不孝子”,对在外的游子而言,常回家看看“难于上青天”。尽管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多,交通也更加便捷,相见却愈发困难。很多家庭的独生子女在异地求学、谋生,使得“空巢老人”现象向中年人群体扩张。父母养育大了孩子,但他们远走高飞,从此再难得一见。

  在白俄罗斯工作的冯先生两年半的时间里只回过一次家。他大学毕业后赴白俄学习打工,因为刚到国外经济略拮据,学习工作繁忙,就连过年也没能回家看望父母。“过年的时候自己做点菜、买点酒,听到鞭炮和礼花的声音,心里特别难受”。

  冯先生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每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给他们买东西。在给家人打电话时,父母总会说在外别怕花钱,好好过。“常年在外,父母最关心的无非就是我吃好喝好。‘别怕花钱’是一句集中所有母爱的话”。

  在香港工作的王小姐说,刚在港工作的时候,工作繁忙,让她没办法常常回家,连圣诞假期都在加班和客户、投行开会。刚步入社会,工作占据她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那时候睡醒了就工作,根本没时间想家。”

  在香港时,做饭仿佛成了王小姐转移对家乡思念的好方法。“香港这边很难吃到好吃的川菜,所以有次回家专门请教父亲学做了几道菜,努力做到从味觉上弥补,不知道是我太馋还是太想家。”月是故乡明,不知在外漂泊游子,“明月何时照我还”?

  爱与憾 游子欲归乡却遭父母“反对”

  在家乡的父母,期待孩子能常回来看看,又不愿子女在家乡工作,因为他们深知“北上广”的机会更多,发展更快。矛盾之中,深藏爱与憾。在外辛苦打拼的游子,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比父母过的更好些,怀揣着稚嫩的梦想,想在钢铁森林中锻炼成一头猛兽。他们一直往前,期望能在大城市生存、扎根。家乡的平淡逐渐成了回不去的梦,在越走越远之时再回首,他们看到父母仍在原地等待,但距离越来越远。

  和大都市香港比起来,王小姐的故乡成都是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泡茶馆搓麻将、春熙路上看美女的城市。“香港和成都仿佛隔了一个时代”。王小姐一度考虑过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但家人期望她留在香港。“因为觉得家里也没有适合的工作,在香港可以多点见识,出行方便。”

  而对于冯先生而言,他的孝敬父母之心遭到父母的“反对”。他希望回国后能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不是没志气,而是希望能多尽孝心”。但父母却不愿意儿子回家,“他们说习惯了老家的生活,但最大的可能就是怕拖累或影响我。”

  城市的繁荣之后,却是孤独;喧嚣过去,寂寞仍存。家乡虽冷清,却让人清醒;城市虽发达,却让人迷失。在家中,游子撇去华丽的外壳,直视自己,才明白追求的是何物,才明白“父慈子孝、团圆和睦、四世同堂”也是人生幸事。

  路漫漫 乡愁成无法逾越的鸿沟?

  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峰值4.83亿,其中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 “四世同堂”、“子孙绕膝”的传统家庭生活模式正在消失。最不能等的是亲情,但在“空巢老人”的家中,等待是家常便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乌托邦。“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了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过年人来人往,平日无人交流”成了他们的心声。

  但回家路漫漫。对于在外工作的人,回家需要物质基础,还需要时间和精力。想“常回家看看”,但工作太忙,父母又不住在同一个城市,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在家工作”,二三线城市机会乏乏,英雄难有用武之地。如果城市的这头不能让父母顺利“进城”,而老家的那头又不能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子女“返乡”,乡愁就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在这头,父母在那头。

  即便这样,也要常回家看看,别让“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成了现实;常回家看看,别用礼物补救父母受伤的情感;常回家看看,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自己后悔,别让老人遗憾。(完)

【编辑:吴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