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子回家路漫漫 “寸草心”难报“三春晖”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李雨昕)鞭炮声声辞旧岁,又是一年归乡时。对于在外辛苦一年的游子,哪怕归乡如奥德修斯般艰辛,也要不惜一切。但除了春节,游子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匆匆忙忙,忙着柴米油盐,忙着人情世故,忙着功名利禄,在父母的期许下向前飞奔,却忘了父母还在原地等待,与他们的距离越拉越大,越来越远。
难回家 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不孝子”
“新24孝”令不少年轻人成了“不孝子”,对在外的游子而言,常回家看看“难于上青天”。尽管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多,交通也更加便捷,相见却愈发困难。很多家庭的独生子女在异地求学、谋生,使得“空巢老人”现象向中年人群体扩张。父母养育大了孩子,但他们远走高飞,从此再难得一见。
在白俄罗斯工作的冯先生两年半的时间里只回过一次家。他大学毕业后赴白俄学习打工,因为刚到国外经济略拮据,学习工作繁忙,就连过年也没能回家看望父母。“过年的时候自己做点菜、买点酒,听到鞭炮和礼花的声音,心里特别难受”。
冯先生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每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给他们买东西。在给家人打电话时,父母总会说在外别怕花钱,好好过。“常年在外,父母最关心的无非就是我吃好喝好。‘别怕花钱’是一句集中所有母爱的话”。
在香港工作的王小姐说,刚在港工作的时候,工作繁忙,让她没办法常常回家,连圣诞假期都在加班和客户、投行开会。刚步入社会,工作占据她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那时候睡醒了就工作,根本没时间想家。”
在香港时,做饭仿佛成了王小姐转移对家乡思念的好方法。“香港这边很难吃到好吃的川菜,所以有次回家专门请教父亲学做了几道菜,努力做到从味觉上弥补,不知道是我太馋还是太想家。”月是故乡明,不知在外漂泊游子,“明月何时照我还”?
爱与憾 游子欲归乡却遭父母“反对”
在家乡的父母,期待孩子能常回来看看,又不愿子女在家乡工作,因为他们深知“北上广”的机会更多,发展更快。矛盾之中,深藏爱与憾。在外辛苦打拼的游子,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比父母过的更好些,怀揣着稚嫩的梦想,想在钢铁森林中锻炼成一头猛兽。他们一直往前,期望能在大城市生存、扎根。家乡的平淡逐渐成了回不去的梦,在越走越远之时再回首,他们看到父母仍在原地等待,但距离越来越远。
和大都市香港比起来,王小姐的故乡成都是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泡茶馆搓麻将、春熙路上看美女的城市。“香港和成都仿佛隔了一个时代”。王小姐一度考虑过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但家人期望她留在香港。“因为觉得家里也没有适合的工作,在香港可以多点见识,出行方便。”
而对于冯先生而言,他的孝敬父母之心遭到父母的“反对”。他希望回国后能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不是没志气,而是希望能多尽孝心”。但父母却不愿意儿子回家,“他们说习惯了老家的生活,但最大的可能就是怕拖累或影响我。”
城市的繁荣之后,却是孤独;喧嚣过去,寂寞仍存。家乡虽冷清,却让人清醒;城市虽发达,却让人迷失。在家中,游子撇去华丽的外壳,直视自己,才明白追求的是何物,才明白“父慈子孝、团圆和睦、四世同堂”也是人生幸事。
路漫漫 乡愁成无法逾越的鸿沟?
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峰值4.83亿,其中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 “四世同堂”、“子孙绕膝”的传统家庭生活模式正在消失。最不能等的是亲情,但在“空巢老人”的家中,等待是家常便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乌托邦。“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了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过年人来人往,平日无人交流”成了他们的心声。
但回家路漫漫。对于在外工作的人,回家需要物质基础,还需要时间和精力。想“常回家看看”,但工作太忙,父母又不住在同一个城市,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在家工作”,二三线城市机会乏乏,英雄难有用武之地。如果城市的这头不能让父母顺利“进城”,而老家的那头又不能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子女“返乡”,乡愁就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在这头,父母在那头。
即便这样,也要常回家看看,别让“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成了现实;常回家看看,别用礼物补救父母受伤的情感;常回家看看,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自己后悔,别让老人遗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