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殊的叫价并非偶然。
近日,当当网CEO李国庆在微博上炮轰投行,并与两名被疑身份为摩根士丹利员工的女网民展开骂战,引发诸多网民的围观。双方争论的焦点说白了也只有一个:李国庆嫌投行给当当网定价过低,以至于少赚了不少美元。
而事实上,不管是作为想上市“圈钱”的发行方,还是赚取高额利润的保荐人、询价机构,只有在各方利益都能保障之下,上市才能成行。
“这三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如果破发,损失最多的就是散户。”上述投行部经理坦言。
2010年11月1日,证监会《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施行,出台此意见指导,监管层最终目的还是要规范询价制度,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避免“漫天要价”式的询价方式出现。
“从目前实施结果来看,新规下的询价机制取得的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述券商投行部经理坦言,方方面面的利益都需要平衡,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便是保荐人。
保荐制的推行,主要是希望保荐人能为新股把好关。但事实证明,某些保荐机构往往只看重自身的利益与发行人的利益。
上述投行部经理称,据介绍,现在很多投行做IPO项目的时候,发行方往往直接就会问竞标的保荐人能否发到“40倍甚至50倍”的发行市盈率,直接给定公司要求的市盈率。其次,在现有募集资金的需求上,保荐人对超募部分往往是额外收费,比如基础募集部分保荐费率为1%~4%,超募部分的保荐费率有些甚至能达到10%~15%。
丰厚的利益,自然有推高发行价的驱动力。
由此,很多保荐机构在其提供的询价估值报告中做文章,一是抬高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二是增加可高估值的亮点;三是选择同行业较高市盈率的公司进行比较,由此直接在询价估值报告中将建议的询价区间抬高。
“最为关键的是,这份询价估值报告一般不会向媒体以及广大投资者公布,只是小范围的询价机构与监管层知晓,更不是法律文件,无需负法律责任,因此被保荐机构大加粉饰。”上述投行人士透露。
“为获取更多的保荐费用,保荐人与发行人对新股大肆吹捧的事例简直不胜枚举。而新股的‘三高’(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发行,发行人圈得更多的资金,保荐人圈得更多的费用,却将风险推向了二级市场,行情低迷时,一级市场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近年来新股频频产生的破发现象,即是最好的证明。”上述投行部经理称。
让保荐人成“终身保姆”
针对近期屡屡出现的新股破发,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日前表示,破发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是对企业估值的认识差异造成的。她呼吁投行重视新股发行定价环节,对市场负责。
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些海外市场是采取上市公司保荐人“终身制”。保荐人保荐的企业如果出问题,保荐人也会受到处罚,问题严重的还会被摘牌,甚至会遭到行业禁入。
与之相比,国内保荐人只需当3年“保姆”,即使公司上市出现业绩下滑,甚至退市摘牌等,也不影响机构对下一家公司进行上市保荐。
业内专家建议,我国新股发行制度要深化改革,不妨借鉴一下国外市场的成功经验,可以考虑引入上市公司保荐人“终身制”。
自由配售权对于保荐机构而言既是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因此有利于将保荐机构的权责相匹配。如果一家保荐机构以某个价格向客户配售后,IPO的表现却很糟糕,那么这家保荐机构显然要承受来自客户的压力与责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给予保荐机构自由配售权,需要证券行业完全竞争,证券公司治理良好,投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具备较强的研究、定价和销售能力等。
目前从行业整体状况来看,这些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此外,这项政策可能还需要制度规则的配合,比如保荐机构行使自由配售权需要充分披露信息,配售对象需要具备一定资质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文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