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扎堆IPO,集中投资,频繁增发投入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开始有了新的苗头——借壳。截至3月2日,A股市场上有海通集团(600537)、广电信息(600637)和*ST申龙(600401)3家公司将注入资产的方向锁定在新兴产业。
投行人士表示,虽然从目前来看,独立IPO仍然是新兴产业上市的最优选择,但基于自身上市条件的不足、经营过程的瑕疵及PE退出的需要,并考虑到证监会对新兴产业上市的扶持以及目前对房地产企业上市的限制,未来新兴产业的借壳上市案例将逐渐增加。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壳资源股本普遍偏大,未来新兴产业恐怕难以复制房地产此前成批借壳的上市风潮。
放弃IPO、另辟借壳路,对于被借的“壳”资源公司而言自然是一场救赎,对于借“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而言,则是另一种方式的“惊险一跃”。
海润光伏换股ST申龙
IPO未果无奈转战借壳
放弃IPO转而选择借壳上市,对于新兴产业实体来说多少有些无奈,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
*ST申龙的“重大资产出售及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既关联交易预案”中,多次提及了海润光伏此前的IPO计划。2007年6月,海润光伏的前身江阴海润经历了一次股权变更,原股东香港金时代将其持有的江阴海润25%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了普大国际和升阳国际。原因就在于香港金时代控股股东夏林晓无香港身份证,江阴海润拟进行IPO,认为其身份有瑕疵,可能对公司的上市造成障碍,故劝夏林晓退出。其后,海润光伏的多次增资都紧紧围绕着IPO计划。
但是,海润光伏的IPO计划最终败在了金融危机之下。*ST申龙的公告中称,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海润光伏2009年业绩大幅下滑,故中止了IPO计划。之后,多家创投公司选择收回部分投资,其中包括良源投资、升阳国际、普大国际等。最终接盘的则是与*ST申龙同属江阴的紫金电子。
海润光伏目前的控股股东、持有其33.65%股权的紫金电子,实际上是2010年7月才刚刚接盘,每股的收购成本仅1.536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投资回报,海润光伏放弃IPO转为借壳上市,紫金电子还是可以接受的。
有投行人士表示,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业绩可能成为不少新兴产业公司IPO的绊脚石,尤其是在光伏、风电等已经初具产业规模的新兴产业领域,未来这些企业很可能以借壳或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实际上,类似海润光伏的个案此前也有相当类似的先例。东方锆业(002167)2010年收购的朝阳百盛锆钛股份有限公司也曾是计划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同样折戟于金融危机,PE退出,最终以较低的价格被同行东方锆业纳入怀中。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