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画作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现分藏于两岸。从某种程度上说,《富春山居图》的命运,也是两岸同胞骨肉分离历史的折射。一张600多年传世名画,一段承载着太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的国宝,如今跨越海峡实现圆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界一大盛事!

   6月1日上午,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元代传世名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成画660多年后,被分开360多年后,分藏于两岸60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首次以完整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两岸关系日渐热络的背景下,经过两岸有志之士十余年的努力,两画将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是大陆最早致力推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当事人。他日前讲述了这次合璧展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里氏,画作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水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其挚友无用上人,无用上人便成了《富春山居图》的首位藏主;后明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画坛大家沈周之手,但在沈周将画交给朋友题跋时,却被朋友的儿子盗走并卖掉,后被沈周丢失的真迹《富春山居图》如石沉大海,多年没有消息。

  多年以后,《富春山居图》成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收藏,但董晚年时又将其卖给了吴洪裕的爷爷吴正志,清顺治年间,吴洪裕继承了《富春山居图》,而吴洪裕晚年病危之时,吴想效仿唐太宗把其带到来生去,而就在画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将投入火中的画救了出来,并以偷梁换柱的方法用另外一幅画救下了《富春山居图》。 但救下画作已被烧出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至此稀世画作《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吴家子弟得到此图后,将小段烧焦部分揭下,重新细心装裱,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且几乎看不出经剪裁过的痕迹。从此,小段的部分人们称之为《剩山图》。

  而保留下来的《富春山居图》主题内容的大段部分,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并放于画首,这样便成了后来乾隆皇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后,乾隆皇帝爱不释手,把它珍藏在身边,不时取出来欣赏,并且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未料想第二年,也就是1746年,他又得到另一幅《富春山居图》。两幅《富春山居图》,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两幅画实在是太像,真假难分。最后证明,前面那幅为赝品,是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子明卷》。 >>>[详细]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一)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一)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二)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二)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三)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三)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四)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四)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一)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一)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二)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二)
《富春山居图》子明本局部
《富春山居图》子明本局部
《富春山居图》子明本局部
《富春山居图》子明本局部
《富春山居图》为何如此有分量?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里氏,画作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详细]

《富春山居图》:360年的合璧期待

  《富春山居图》创作完成后不久,无用禅师如愿收藏此作。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幅画从此开始了600多年的颠沛流离。在经历诸多藏家后,明成化年间,画家沈周得到该画,却在邀人题词时被窃...>>>[详细]

《富春山居图》隔海相望六十年:长离分 情何堪

  一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最近深深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它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图》——既是有着中国山水画作品中“第一神品”之美誉的“画中兰亭”,又是因火焚残缺...>>>[详细]

聚焦富春山居图合璧:大陆表诚意 弥合文化裂口

  历史名画、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近百年的流传中被分为两段,分别藏于浙江和台北,温家宝谈及两岸关系时,曾提到希望《富春山居图》早日合璧,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详细]

富春山居图合璧大事记

  1993年中秋之夜,上海电视台与台湾华视联合举办中秋晚会,把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两卷采用现代技术在电视荧屏上拼接起来。

  1999年,浙江省台办举行了“海峡两岸书画家《富春山居图》圆合暨富春江雅集”活动,《富春山居图》在两岸画家的笔下实现了第一次交流,然而,原作的合璧仍未能如愿。

  2005年,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浩函致台北故宫博物院,表达了《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愿望,但未能成行。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表示,希望《富春山居图》上下卷能合成一幅画,提出“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2010年6月,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访问台湾,表达愿意将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剩山图》先送到台湾合璧展出。此举得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

  2011年1月,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浙江富阳市签署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签署仪式。

  2011年5月11日至18日,浙江省博物馆将把《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交接给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而该中心将在北京与台湾方面进行交接。

  2011年6月2日至9月5日,台北故宫举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分开约360年之久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实现合璧。 >>>[合璧幕后]

最新消息 更多>>
各方关注 更多>>
  • 温家宝盼富春山居图合璧: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 2010年两会闭幕,温家宝向台湾记者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 国台办:今后可讨论富春山居图在大陆合展
  • 国务院台办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将要在台北合璧展出,这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受到两岸民众的关注和欢迎。
      她说,今后《富春山居图》能否在大陆合璧展出,也是两岸民众非常关心、期盼的事情。有关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商量……
  • 北京故宫院长:合展不存在谁吃亏
  •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表示,尽管目前两岸文物交流还存在一些阻碍,但交流正在逐渐向常态化发展,重要的是坚持下去。《富春山居图》合二为一后的首展不在大陆让很多政协委员感到遗憾。
      郑欣淼则坦言,交流中,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文物承载的是历史文化,中华历史文化遗产让台湾同胞先看到是个好事。”……
  • 台北故宫博物院长:文化可以超越一切
  • 很多文物像富春山居图一样分离两岸,不少人认为是个遗憾。台北故宫院长周功鑫认为,这是在艺术史上的一个流传,不能说是遗憾,因为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故事,让中华文化遗产给予观众们广面和深度的认识,这才是重要的。
      她表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就是为提升两岸民众的互相认识和了解,文化是可以超越一切的……
  • 台湾画坛大师:乐见两岸文物实现双向交流
  • 台湾画坛大师欧豪年说,“山水合璧”是“破天荒”的,这体现了两岸文化人的文化热心。这不仅有实实在在的文化意义,对两岸关系也有象征意义。他乐观地认为将来会有更多的台湾文物赴大陆展出交流,并乐见两岸良性的双向文化交流。
      台湾现代水墨画大师刘国松也表示,两岸的文物交流应是双向的……
  • 中国美协理事:应把中华情结放在首位
  •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程振国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大陆美术界希望台湾方面收藏的珍贵书画作品也能来大陆展出交流。他呼吁,两岸要把中华情节放在首位,这样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辽宁省美协主席、著名国画家宋雨桂说,两岸的老百姓都应该同等地享受“对美的享受,对历史的怀念,对艺术的陶醉”……
  • 何水法谈《富春山居图》:去台是“如愿之行”
  • 身为《富春山居图》合璧提案的第一提案人,著名画家、全国政协委员何水法也将随行。面对记者,他表示此次两岸文化交流“破镜重圆”凝聚自己一份心血,充满了成就和欣慰。
      何水法兴奋地说:“这次将去台湾有望看见这幅名画,而且是一次‘如愿之行’,这是两岸百姓之幸,文化之幸。”
  • 《富春山居图》镇住李敖 期盼早日合璧展出
  • 2010年8月30日,李敖在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的陪同下来到浙江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始他这次杭州行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观看《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转述说,李敖看完《富春山居图》后表示,期盼《富春山居图》早日合璧展出。”
北京故宫精品馆藏
导读: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基础上。历经五百年兴衰荣辱,帝王宫殿的大门终于向公众敞开。现今,海峡两岸的北京和台北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中国大陆地区一般简称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故宫博物院,而在台湾一般简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为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三宝
两岸故宫60年来首度合办雍正大展
两岸故宫文物一甲子在台北首度聚首“雍正展”
2009年10月2日,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件清代雍正朝稀世文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开箱仪式。两岸故宫文物60年来首度聚首,并在台北登场的“雍正文物大展”……
两岸故宫“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
两岸专家重走文物南迁路 15年炮火下万里文化长征
2010年6月4日至18日,“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在南京启动,至四川峨眉结束。来自两岸故宫的专家学者,在半个月内踏访4省8市,追寻先辈学人典守国宝的足迹……
沈阳故宫珍贵文物赴台展出
沈阳故宫赴台展出文物开箱 乾隆战袍现身
2011年1月24日,沈阳故宫文物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开箱,其中“乾隆帝弘历大阅甲胄”,为清乾隆皇帝阅兵时所穿戴头盔甲衣,战袍现身,气派威武……
雍正皇帝所穿铠甲
乾隆御用物品首次亮相
“三希堂”法帖
清明上河图
怀素《自叙帖》
“三希堂”法帖

王羲之侄子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在北京故宫,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在台北故宫。前两件书法早年流出北京故宫,不过在1951年的时候,另外的“两希”现身香港拍卖行,周恩来总理得知消息,批示立即成立“香港秘密收购小组”,终以50万元港币的价格,将《中秋帖》与《伯远帖》带回北京。从此,三希堂帖“一希”在台北,“两希”在北京,隔海相望。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真迹在北京故宫,清院本在台北故宫,明代仇英所绘的《仇本清明上河图》在辽宁省博物馆。
满文大藏经
共刷十二部,至今虽仅有一部复现于世,不过数万片梨木经半与108函印本俱全,其中32函庋存台北故宫,经板与76函藏于北京故宫。
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在台北故宫,文津阁本在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在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今藏浙江图书馆。
成周铃

成周铃是一对仅存的西周早期有铭文的青铜乐器,传世仅两件,一件阳文的藏于北京故宫,一件阴文的藏于台北故宫。
怀素《自叙帖》

唐代怀素的《自叙帖》在台北,然而,当时为减重便携,用来装《自叙帖》的精美木盒却被留了下来,现存北京故宫。

 2011年6月1日,分隔海峡两岸60余年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实现历史性合璧展出,两岸美术界夙愿一朝实现。但,何时,《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何日能回到她的家乡——富春江畔,圆满实现双向互动,这值得期待。何时,台湾方面的珍贵文物能到大陆展出,让大陆同行一窥真容,这也值得期待。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aidu
map